Page 297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97
第二章 ◆ 神明會
第三篇․廟宇組織篇
(五)五媽會
創建時間:清咸豐年間(1850-1861)
會員人數:40 人
發展沿革現況:
此會為最早成立的媽祖轎班會之一,又稱「太平媽」。根據何柏源(何宗佑)先生的研究,
自清咸豐時期以來,五媽會曾經中斷兩次,一次是在同治年間因戴萬生事件而遭到官府下令停
71
辦,後於光緒 9 年(1883)由林包、鄭生等人發起成立五媽金順安轎班會, 當時的會員共有
50 人,每當媽祖出巡臺南等遠方時,會員都需義務擔任扛轎,若有無故不參加者可罰金 2 圓。
另一次則是在日治時期,昭和 11 年(1936),當時正值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其中對民間信
仰有重大影響的是眾神歸天政策,道教神尊合祀於城隍廟,佛教神像合祀於地藏庵,儒教神祇
合祀於南門廟,其於神尊一律銷毀。前述所討論的五媽金順安東班與西班於昭和 13 年的〈共有
土地賣渡同意書〉,就是這此背景將會產轉賣而轎班會解散。
民國 48 年(1959),新港奉天宮決議重整轎班會,故此時五媽會也就重組,其中分為金義
安(前籤)與新金義安(後籤)。每年媽祖聖誕後,於新港奉天宮內舉行「過爐」與「吃會」,
以擲爻選出下年的新爐主與頭家(首事)。轎班會每年重要的大事為元宵遶境。轎班會會員多為
當地居民,且是父傳子、子傳孫。
五媽會在新港以外的村庄也所在多有,如前述在大潭、海豐、埤仔頭、柴林腳、板頭厝等
地均有,可見五媽信仰之興盛,故在戰後也有成立「五媽聯誼會」,成員約有 70 至 80 人,在元
宵遶境時亦有出轎。
圖 3-2-36 光緒 17 年新金義安轎班會爐 圖 3-2-37 2018 年元宵遶境五媽轎班會神轎
資料來源:蔡長廷攝,2018 年 4 月 7 日。 資料來源:蔡長廷攝,2018 年 3 月 2 日。
71 相良吉哉編,《台南州祠廟名鑑》,頁 373;何宗佑,〈3 記憶新港;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五媽會〉,《新
港奉天宮平安報》第 10 期(2003 年 11 月)。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