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309
第二章 ◆ 神明會
第三篇․廟宇組織篇
(十二)神農聖帝會
創建時間:清治時期
會員人數:約 40 人
受訪者:謝瓊琳先生、施添發先生、許元和先生、林錦郎先生
受訪時間:2018/08/05 09:00-13:00、2018/08/18 9:00-9:30
發展沿革與現況:
神農聖帝又稱「五穀王」,是新港奉天宮歷史悠久的轎班會之一,約自清治時期已存在。早
期神農聖帝奉祀在本廟三樓,較不常請出來一起遶庄,故也無神轎,後來務農信徒認為農事一
定要有神農聖帝的庇佑,農事才會順利。在尚未成立轎班會時,遶境只有兩三個人幫忙抬轎。
正式成立神農聖帝會後(又稱五穀王會),人數逐漸增多,並增加一頂沉木製神轎。
轎班會的組織構成,分為前籤與後籤各二十人,共四十人,遶境時分成四班,一班由五位
會員組成,輪流負責神轎正常運行。會員都需維持四十人的編制,若有會員因年歲無法負荷遶
境之任務,可由子女來承接,若無兒女繼承,則可找外人來接任,惟需其他會員同意方可入會。
成員大多數以務農為主,故在繞庄時,常有信徒戴著斗笠來幫忙抬轎,現在新成員大多為土木
工程的師傅等所組成,因其時間彈性佳並易配合廟方活動。
轎班會的前、後籤各有爐主一位,頭家各兩位,無副爐主。爐主以擲爻的方式來決定,且
為避免新舊成員間的爻爐主的權益,除不得連續擔任爐主外,以舊有成員為一班來先擲爻,新
進的會員為另一班後再來擲爻。當選爐主和通知會員準備遶庄等轎班會訊息都會以寫紅紙條的
方式來通知成員。「吃會」分為二次,第一次是廟方在媽祖誕辰過後舉辦的吃會,並頒發爐主證
書等,第二次則在 4 月 26 日以前,由爐主自費請轎班會成員吃飯,並藉此討論相關會務。4 月
26 日後才再由新爐主自新港奉天宮請回神農聖帝。
轎班會所傳承之文物包含了神農聖帝神像,刻有正、副尊,副尊是給歷年爐主用於傳承的,
並有會簿、錫製主爐與爐主燈等。轎班會並沒有繳交會費之規定,日常收入主要為過爐金與金
牌,且如果有剩餘的經費,多用在轎班會所舉辦的會員旅遊,增進會員間的友誼交流。
主要活動為每年一度的元宵遶境。轎班會人員分為四班,以一班為三小時來計算,時間一
到就換下一班的作法。早期的神轎是用人力扛,隨著時代的變化,會員逐漸減少,轎班會也開
始在神轎下裝上輔助輪用推的方式來遶庄,確保人員維持體力。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