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勞安電子書NO.17
P. 2

消除不安全的行為
   焦點話題


                營造業職災不再多



























                    勞安所職業安全研究組 | 林楨中


                   據國內統計,營造業職災主因,多與勞工立於不安全位置或無配置安全護具等

                   不安全行為有關。若能將不安全行為透過安全觀察加以發現、改善,必能有效
                   降低職災的發生。





                         營造業重大職災件數多

                        依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對重大職業災害死亡千人率統計,2000年

                    至 2016年雖有下降趨勢,但營造業的死亡千人率仍較製造業或全產業高出約 3~4倍
                    之多,營造業的重大職業災害比率向來居各業之冠。以 2016年為例,營造業的死亡

                    千人率為 0.096 ,而全產業及製造業僅為 0.027及 0.030。


                        進一步分析發現,建築工程墜落災害多數為勞工工作時,未確實執行安全防護
                    措施,處於不安全位置與未穿戴適當安全防護具等的不安全行為,如圖 1。


                        隨著政府加強工地檢查及輔導措施,現場安全設施及管理能力其實已有
                    大幅改善,但是由於營造業基層勞工多屬層層工程轉包下的臨時雇員流動性

                    較高,要對營造業勞工們落實教育訓練有其困難,這是導致勞工對安全行為

                    認知不足的原因之一。










     1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18年 4月號 NO.17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18年 4月號 NO.17       2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