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 勞安電子書NO.23
P. 2
好吵好吵!工作打擾!工作打擾!
好吵好吵!
心情不好!我該怎好?
心情不好!我該怎好?
焦點話題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職業衛生研究組 | 黃杬灝
根據《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第四版)》說明:經常暴露於噪音環境下,除了造
成談話干擾令人厭煩外,在生理上,會使人因內分泌異常而引發頭痛、高血壓、疲
勞及易怒的情緒反應,並且會降低工作效率,而最主要且直接的危害就是導致聽力
損失(hearing loss)。噪音導致的聽力損失可概分為傳音性聽力損失 (conductive
hearing loss)與感音性聽力損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二類。
職業性噪音危害介紹
傳音性聽力損失是由外傷(如:爆炸、打靶等突發性高噪音之強大壓力造成耳膜
(eardrum)破裂等)或疾病所導致;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下,因毛細胞(auditory
hair cell)或柯氏器(organ of Corti)受損,使聽力無法恢復,導致聽力閾值(hearing
threshold)升高的現象即為感音性的永久聽力損失(permanent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也稱為噪音性聽力損失)。以往因噪音引起的健康影響較緩慢且不易察覺,使得勞
資雙方常忽略噪音的危害,等到勞工發現聽力不良時,多已造成無法恢復的聽力損失,
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1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19年 9月號 NO.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