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58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表 1-1-2 鄭氏時期笨港溪沿海形成的漢人村莊
日治初劃分堡名 莊 年代 出處
大槺榔東頂堡 水燦林 1662 ①②④
土間厝 1662 ①②④
蔦松堡 頂蔦松 1662 ①②
尖山堡 宜梧 1666 ①
打猫西堡 笨港 鄭氏時期 ④
大槺榔西堡 蚶仔寮 鄭氏時期 ③
舊仔埔 鄭氏時期 ③
三塊厝 1656 ①
竹仔腳 1657 ①②④
六腳佃 1664 ①②④
潭仔墘 1666 ①②④
大槺榔 1665 ②④
林內 1666 ①②④
下雙溪莊 1671 ②④
後崩山 1674 ①②④
土獅仔 1677 ①②④
蘇厝寮 1681 ①②④
猴樹港 1681 ①④
溪墘厝 1681 ②④
更寮 1683 ①②④
資料來源:①林依德,〈笨港地區庄頭的發展與變遷(1895 年以前)〉,頁 50。
②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壹編)》,頁 57-58、110-112。
③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頁 261。
④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頁 104-106。
此一時期,笨港溪和牛稠溪同注入魍港內海。林依德依照日人調查之口述資料、用海圖套
疊以恢復當時的海岸線、以及調查訪問當地宮廟等方式,繪出笨港口在鄭氏時期已形成之村莊,
如圖 1-1-6 所示。此圖顯示,彼時,河口大的沙洲上,亦已形成漢人村社,而且漢人的村落尚集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