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二同36-陳泯傑
  今天我要推薦的電影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電影裡的男主角瑪哈維亞是印度很有名的摔角選手,但卻因為印度摔角選手體制敗壞對選手培訓不完善,男主角迫於現實養家必須找個自己沒興趣的工作,而他並把這份願望託付到未來兒子身上。而現實往往與願望相反,雖然男主角一連生了四個孩子,但卻都是女兒,漸漸地它也放棄了這個夢想,過著沒有目標的日子。然而就在某天他發現大女兒及二女兒身上流著摔角選手的血,,而這兩個小女孩做夢也沒想到會因打架,而開始被訓練為摔角選手。而在那封閉的時代,摔角通常都是男生,女生14歲都會被嫁給不認識的人去生育、做做不完的家事,而她們的爸爸希望把她們訓練成選手,一部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願望,而另一部分是不想讓女兒們嫁給不認識的人,過著沒有意義的人生。

  看完了這部電影,也許現實生活中默默努力的人多到數不清,但是能像女主角那樣堅持到底的人又有幾位?也許我們沒有這樣鐵漢柔情的爸爸,但我們看完電影之後,能得到甚麼對自己有意義的啟發呢?就像電影所說的:『機會稍縱即逝,要用自己的努力、堅持來獲得更多!』
 
電二同39-曾聖銘
  關於性別平等,曾經在幾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做”救救菜英文”,故事內容是在敘述一位印度傳統家庭主婦莎希,因為他的英語能力不佳,導致她的女兒經常嘲笑他,老公也不常與她分享工作方面的瑣事,直到姐姐麻煩莎希前往美國協助她籌備女兒的婚禮,獨自前往美國的她,第一次在咖啡廳點餐便出糗,因此使他下定決心報名為期四週的英文會話速成班,電影以印度這傳統觀念便已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背景為出發點,加上莎希過於傳統,因此沒去學習過英文,而導致文化方面上的弱勢,在文化與性別的雙重弱勢下,莎希藉由紐約行,將英文從完全不會,到四週內能為婚禮新人致詞,十分的激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