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3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03

第四章 ◆ 大鼓陣
                                                                                           第四篇․子弟團篇


                    陳建民(民國 50 年次)是陳山三的孫子,很受陳山三的疼愛,就讀國小的時候經常跟著陳
               山三到北港拜訪陳氏家族,當時去北港有兩個方式,一種是坐火車,另一種是步行。若是坐火

               車去陳建民會很高興,若是步行前往陳建民就會覺得很辛苦,尤其是在酷熱的夏天,祖孫兩人
               戴著斗笠,要步行兩個小時才會到達北港。當時支持陳建民去的一大誘惑,就是住北港的叔公
               會請他喝汽水,並且得到熱情的招待,「我那個時候很吃香,有好料的都拿給我吃。」陳建民回

               憶道。民國 105 年,由於新港奉天宮原來的田都元帥遺失,於是依照陳家供奉的田都元帥重新
               刻了一尊神像,當時就是由陳建民為新的田都元帥神像進行開光儀式。























                圖 4-4-4  聚聲社團長陳山三的孫子                     圖 4-4-5    陳建民為新港奉天宮田都元帥進行開光
                            陳建民                                       儀式,後方為祖傳的田都元帥神像。
                   資料來源:謝士雲攝,2018 年7 月24 日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提供

                    陳建民雖然與祖父很親近,但是卻沒有參加大鼓陣,他的父親也沒有學,陳建民表示:「有
               一句俗諺叫做『第一衰剃頭吹鼓吹』,因此陳山三不讓兒子和子孫學大鼓。」雖然如此,經常跟

               著祖父的陳建民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大鼓陣的樂曲都非常熟悉,也能夠分辨演奏者造詣之高
               低。陳建民提到,陳山三沒有教唱,可能是泉州的大鼓陣原本就沒有在唱,在他的記憶中,陳山
               三的聲音有些沙啞,不太適合唱曲。











                                                                 圖 4-4-6  新港聚聲社開路鼓的繡旗
                                                                   說       明:以金線繡製字體與裝飾,訂製
                                                                            於民國 57 年(戊申年)。
                                                                   資料來源:新港金益芳地方文史工作室






                                                                                                        401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