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9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19
第五章 ◆ 威揚團
第四篇․子弟團篇
味餐廳前面的新港公園進行團練,包括司職馬頭鑼、哨角與將軍神偶的團員都聚集在一起,一
次練習的時間大約 2、3 個小時,旁邊會有許多圍觀的民眾,有好幾個年輕人上前表示也想要參
與學習。民國 96 年威揚團隨新港奉天宮赴美國訪問之前,也同樣每周末固定在新港鄉味餐廳
前團練,自那時起團員人數便漸漸地增加,直到民國 107 年 3 月為止,威揚團的正式團員有
40 位,威揚團兩次出國參訪以及之前固定的公開團練對於提振士氣、增加團員人數有關鍵性
的影響。 185
臺灣媽祖聯誼會在民國 95 年舉辦的赴大陸湄洲訪問是兩岸宗教活動的轉捩點,臺灣一共有
30 多間宮廟參加,聲勢浩大。威揚團有 20 位團員參加,包括司職 2 面馬頭鑼、12 支哨角和 6
位扛將軍的團員,參訪之前連續幾個月每個周末固定練習的成果,展現出宏亮的哨角聲與吸引
人的將軍姿態,大大提振了威揚團的士氣。中國大陸的傳統文化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時
被摧毀殆盡,臺灣則在民國 55 年(1966)展開文化復興運動,許多傳統的音樂、戲劇、文化、
宗教與習俗得以在臺灣傳承下來。當時王雅雄和蔡宏烈赴中國大陸湄洲時,就曾經到福建省永
春縣等地教導當地人扛將軍的腳步。 186 歷史的演進冥冥中自有其道理,從大陸福建省傳過來的
媽祖信仰,隨著移民在臺灣落地生根、發揚光大,在大陸體認傳統文化之價值的現今,藉著兩
岸的宗教文化交流,臺灣扮演了傳承的重要角色。
民國 96 年新港奉天宮受到文化局的邀請,到美國紐約進行文化交流,威揚團有 10 位團員
參加,包括司職 2 面馬頭鑼、4 支哨角和 4 位扛將軍的團員。媽祖出巡的遶境隊伍是西方人眼中
最有特色的東方文化之一,尤其是千里眼與順風耳將軍高大而威風凜凜的姿態,吸引了眾人的
187
目光,「就像巴西嘉年華一樣,是最具有獨特性的文化饗宴。」蔡宏烈這樣形容。
圖 4-5-13 威揚團團員隨新
港奉天宮開臺媽
祖出巡美國紐約
說明:左為林朝欽,右為王雅雄
資料來源:林朝欽提供
185 蔡宏烈、王雅雄訪談,2018/3/19。(口訪地點:王雅雄家,口訪者:謝士雲)
186 蔡宏烈、王雅雄訪談,2018/3/19。(口訪地點:王雅雄家,口訪者:謝士雲)
187 蔡宏烈、王雅雄訪談,2018/3/19。(口訪地點:王雅雄家,口訪者:謝士雲)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