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勞安電子書NO.17
P. 22
勞動園地
INSTITUTE OF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INISTRY OF LABOR.
勞動園地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增加,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是,因為
年金支出增加,政府津貼無法長此以往支應欲領取退休金的國
人,而只能不斷的延後法定的退休年齡,雖然符合國際人口老
化的現實,也能避免公共服務面臨財務的龐大缺口,因此對於
個人而言,除了健康,個人退休金的週延性也相當重要,畢竟
大家都希望活到老也要能有錢到老,因此對於退休金以應付生
活所需也要有所預備,畢竟無論如何,除了健康,再多的財富
都不嫌少,因此當經濟條件並未完全到位,尚有穩定的疑慮,
退休後尋求適合的方式再就業,更能為退休後的獨居、儲蓄或
各類開銷預做準備,「活到老、賺到老」或許才更幸福。
3. 社交生活延緩老化,預防失智
最後一個退休後還需要工作最重要的理由是,事實上國家社會都還非常需要退休者,
退休者所具有的知識、技術與經驗,對於社會經濟至為關鍵。因此,對於曾任職專業領域
後退休的中高齡者而言,擔任顧問或原有專業領域的輔助工作,透過長年累積的經驗與
人脈,將有助於世代間相互經驗傳承、延續性發揮所長,至於部分例行性或私人任務的工
作,因為退休者相對而言較有社會經驗,因而讓人有信賴與安全感;而對於退休者而言,
持續投入職場也有其重要性,透過工作與人接觸與互動,對於腦部的刺激,將能延緩細胞
老化;荷蘭於 2015年一項有關退休後的世代研究報告中也指出,經歷退休轉折的高齡者,
若退休後不繼續參加社交團體,對於生活的滿意度會逐步下降,而且會因為缺乏社交接觸
或因為社會參與程度低,孤單感受較高而容易罹患失智症。綜結以上,對於生理與心理都
還能持續活躍於社會的中高齡者而言,如果對可以作、想做的事情而設下限制,反而有害
而無益的,容易加速失智與失能。
退休下一站 活出生命價值
漸進式退休將為未來各國普遍的趨勢,此等延長退休的概念並不只僅僅要求中高齡者
繼續投入勞動市場滿足勞動力需求 (sustainability of labor supply) ,政府所擬定的退休年齡,
應該是一個重新檢視自己下一階段持續投入心力的交叉口,透過再評估與理解自己的生理與
心理狀況,選擇延長退休所適合的工作型態,譬如兼職且彈性工時型態、住家附近且移動度
高、諮詢或支援類工作等對於體力負擔性低的工作等,透過不論有薪工作或志工活動的「退
而不休」,都有助於社會及建立自我,重拾人生的自信與成就感,活出生命精彩的價值。
21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18年 4月號 NO.1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