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70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
               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天帥元領袖,

               永鎮天門」。在道教正乙科儀中,立哪吒為護法神,閭山派及普庵小法派也以哪吒為五營之中營
               李元帥。
                    民間宗教對哪吒的認識與形象,主要來自於明《封神演義》、《西遊記》等小說的描述,書

               中載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駕下大羅仙,玉帝命其降凡除魔,乃托胎於陳塘關總兵李靖夫人,懷胎
               三年零六月,生下時卻是一團肉毬,團轉如輪,李靖一劍砍下,毬中跳出紅孩兒,偏體紅光,
               面如敷粉,手執金環,肚繫紅綾,金光射目,滿室馨香,顯係神聖降世。因哪吒為李靖第三子,

               長兄金吒、二兄木吒,所以哪吒又有三太子之尊號,其生時便武力高強,師父太乙真人授以符
               籙,法力無邊。因哪吒誤殺東海龍王三子敖丙,四海龍王奏准玉帝要求李靖夫婦償命,哪吒為

               免連累父母,乃剖腹、剜腸、剔骨還親,後太乙真人以蓮花化身,幫助其重歸人世,日後與父
               李靖、長兄金吒、二兄木吒,共同襄助西歧元帥姜子牙進軍殷都,哪吒三太子憑著高強的武功
               和法寶(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多次立下奇功,也完成伐紂興周的大業。後來李靖父子四

               人肉身成聖,受封為神。而在《西遊記》等許多神話故事中,哪吒也因其武功及法力高強,成
               為玉皇大帝手下大將,經常統帥五營天兵神將,護衛天庭。
                    由於哪吒具有少年神、武力高強等傳統形象,且又為護衛廟宇的五營的中營主帥,加以乩

               童或扶鸞也經常以哪吒太子降身諭示,因此廣受臺灣民間信仰的崇祀與歡迎,甚至還在臺灣發
               展出獨特的「電音三太子」的陣頭及形象。

               二、廟內祀神之由來及其聖像金身


                    新港奉天宮正殿有兩尊太子爺神像,一尊尺寸較小的太子爺神像在神龕前的案桌上,稱為
               「開基太子爺」;另一尊尺寸較大的神像,在正殿供桌上的錫爐前,稱為「護爐太子」。以下分
               別針對其神像金身進行介紹。


               (一)開基太子爺



                    新港奉天宮神龕前的開基太子,神像本體高 44、寬 18.5、深 17 公分,這是一尊硬身木胎
               泥塑站姿神像,應為新港奉天宮最早奉祀的太子爺神像,早在日治以前就已經在奉天宮內。開

               基太子的神像本體,頭頂著像金元寶般的童髻,臉部微向右下傾斜,黑面,面圓貌豐,五官端
               正,耳垂圓厚,雙眼微開,露齒微笑,臉頰上一對小小的酒窩,感覺親切又歡喜,臉部黃土稍
               有剝落情況。開基太子神像本體,身著戰甲,腰際有明代規制玉帶,右手高舉火尖槍,左手橫

               胸握持乾坤圈,單腳踩踏風火輪,全身重心皆置於後方右腳上,身佩渾天綾與袖襬似隨風吹動,
               如騰雲駕霧狀,充滿著蓄勢待發的動態美感。然而,開基太子爺神像,由於年代久遠,戰甲衣

               袍漆線有嚴重脫落,左方額頭、左手袖擺及風火輪都有明顯破損傷痕,左肩上方的渾天綾,因黃
               土剝落,可以清楚看見藏在裏頭的銅線,在渾天綾右邊下擺處的銅線更已完全斷裂,在斷裂處與



             168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