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35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C4 鹿草碧雲軒
                          何進樹          A 新港溪北六興軒
                                       B 中埔集集軒
                                       C 溪口碧玉軒
                                       D 布袋新樂軒

                        資料來源:許有仁編,《嘉義縣傳統戲曲與傳統音樂專輯》,(嘉義: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 14。


                    表格中的北管軒社都是位於嘉義縣,由於地緣關係密切,與同樂軒和後來的舞鳳軒之間的
               交流十分頻繁,郭添喜、林春榮與何進樹所傳承的軒社為數眾多,其中林春榮所傳承的太保水
               樂軒又再傳承了鄰近太保與鹿草的數個軒社。水樂軒第一代子弟葉金課擔任總綱,除了在水樂

               軒擔任先生之外,亦受邀到埤樂軒教館。水樂軒第二代子弟葉荷盤(1922-)是寶島歌王葉啟田
               (1948-)的父親,曾經受邀到永樂軒教館,總共教了六館,當時教一館的薪水約兩百元,但是
                                                                          65
               務農維生的葉荷盤卻不收酬勞,足見其「憨子弟」的真性情。 今日大家僅知葉啟田為出身貧困
               的農家子弟,卻不知其父親是一位北管先生,葉啟田音樂上的天份可以說是傳承自其父。

                     新港溪北六興軒活躍的時間是 1951-1956 年,曾經聘請何進樹指導身段和樂器,團員洪明
                                                66
               恭專攻鼓吹,曾經到舞鳳軒教館。 民國 85 年舞鳳軒於新港奉天宮前舉行傳習公演的時候,洪
               明恭也以絃友的身分參與演出,足見嘉義縣不同北管軒社之間的交流頻繁與友好的情況。


               2.今日



                    (1)民國 87 年(1898)是新港國小一百周年校慶,從那一年開始,陳朝江與宋明晃開始

               到新港國小傳習北管,於每周三早上 8:00-8:40 指導小北管社,由三至六年級的學生自由報名參
               加。一開始的時候傳習的樂器包括嗩吶、提絃和打擊樂器,由學生自己選擇想要學的樂器,學
               習的情形十分熱絡。陳朝江製作了許多海報,上面寫下了鑼鼓點的鼓詩,以及各種打擊樂器的

               節奏,方便學生學習以及記憶之用。小北管社主要學習的節奏型是一鑼、二鑼和三鑼,鑼鼓點
               則包括滿江紅、火炮、滿臺、三不合、慢戰和緊戰。現在社團的名稱改為小小北管社,由陳朝江
               指導,由於嗩吶與提絃學起來比較困難,目前只剩下打擊樂器如北鼓、通鼓、鑼、鈔和響盞等。

               通常三年級的學生學到要升四年級時就可以自己打了,到了五年級以上可以參加踩街及排場演
               出。
                    67









               65   許有仁編,《嘉義縣傳統戲曲與傳統音樂專輯》,1998,頁 46-47。
               66   許有仁編,《嘉義縣傳統戲曲與傳統音樂專輯》,頁 286。
               67   陳朝江訪談,2018/3/22。(訪問地點:陳朝江家,訪問者:謝士雲)



             352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