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6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26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具所跳的舞蹈,在《周禮》中就有關於這種祭舞儀式的記載。十二婆姐陣無論就表演形式
                    或宗教意涵來看,都和儺舞十分相似,演出者都是戴著面具跳舞,並且儀式本身具有驅邪

                    避凶與祈求平安的的功能。因此,張耘書在〈臺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之中推論十二婆姐
                    陣的表演形式可能源自於儺舞是十分中肯的說法。


                 第二節  新港十二婆姐陣



               一、歷史沿革



                    林德政主修之《新港奉天宮志》頁 65 的一張新港十二婆姐陣之照片說明如下: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剛剛光復。本宮大肆慶祝,圖為參加媽祖出巡的本宮十
                      二婆姐。現在本宮的十二婆姐已經中斷,後繼乏人。
                                                                         195

                    根據這一段文字可以得知新港十二婆姐陣成立於民國 34 年。張耘書於民國 94 年 1 月 29 日
               訪問當時已 85 歲高齡的呂玉清,呂玉清出生於大正 10 年(1920),是新港十二婆姐陣的團員。

               根據呂玉清的口述,新港之所以會成立十二婆姐陣,是因為新營十二婆姐陣到新港迎媽祖神像
               時的藝陣表演,讓觀看的新港民眾覺得新奇有趣而興起了組團的念頭。

                      當時碰巧新港奉天宮舉辦廟會活動,因此當地居民便自行裝扮模仿,並央請新營團傳授簡
                      單技藝與鑼鼓等後場配樂,而籌組成陣。……當時正值臺灣光復,物資艱辛,陣頭沒有經

                      費製作服裝,甚至連面具都沒有,只得以化妝方式替代,並由團員自行去借女性衣服來穿,
                                                                                                196
                      因此所著的服裝不但無法統一,甚至還出現古裝與現代洋裝新舊雜陳的畫面。
                    《新港奉天宮志》頁 65 的照片可以印證呂玉清的敘述,照片中的男性團員有的穿著清代的

               女性服裝、有的穿著現代洋裝,頭上戴的是西式的女帽,手中拿的有紙傘和一般的雨傘,在服
               裝與道具方面可以說是相當克難與簡陋,果真呈現出新舊雜陳的畫面。新港十二婆姐陣創立之
               時正值戰後物資缺乏的時候,新港民眾由於看到新營十二婆姐陣的演出,因而組了十二婆姐陣,
               在新港奉天宮的廟會活動之中演出。


                      該團在籌組後,原本也希望能延續下去,不過,所有服裝、道具以及伴奏的樂器在該次
                      演出之後就全數物歸原主,隔年,據聞還出陣過一次,後來便因經費來源困窘,而不得
                      不解散。
                               197
                    新港十二婆姐陣因為沒有經費可以購置服裝、面具、道具與樂器,於是在民國 35 年(1946)



               195   林德政主修,《新港奉天宮志》,(新港:新港奉天宮,1993),頁 65。
               196   張耘書,〈臺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頁 162。
               197   張耘書,〈臺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頁 162。



             424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