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勞安電子書NO.25
P. 24
勞安園地
INSTITUTE OF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INISTRY OF LABOR.
勞安園地
住民集中照護 需注意通風狀況
對於大多數的長照機構而言 ,讓受照顧者集中居
住在建築物裡 ,顯然會比較方便照顧 ,且能節約人力 。
然而這些受照顧的住民 ,通常有高齡 、患病 、行動不
便等特性 ,免疫力較 ,因此傳染性致病微生物 ,如細
菌 、黴菌孢子 、病毒等 ,較有機會在住民體內生長繁
殖 ,使建築物裡的居住環境遭到污染 ,進而提高疫情擴散的風險 。利用現代化的衛生知識 ,
我們已能控制大多數的傳染病 ,但空氣傳染病的控制卻相對困難 ,例如惡名昭彰的結核病 。
由於長照產業從業人員如護理師 、個案管理師 、照顧服務員 、清潔人員 、行政人員常須貼
近受照顧者的身體 ,利用肢體施力的方式來提供照顧服務 ,且因與受照顧者生活在同一室
內空間 ,呼吸相同空氣 ,而承擔了空氣 /飛沫傳染職業風險 。
了解地域特性 不同處理方式應對
為了降低照護人員的職業風險 ,機構必須做好通風與室內空氣品質維護 。首先機構外
環境與氣候特性是決定機構所需要之通風空調的重要關鍵 ,不同地域環境具有不同的設置
考量與特色 。就地形而言 ,機構周圍環境有盆地型都市 、開放平原型都市 、四周為田園之
平原、鄉鎮近郊、離島海港、山坳、背山面水、山坡上......等;其次是夏季的氣候型態,
包含炎熱乾燥、炎熱潮濕等;還有面風與背風之考量;此外,機構四周為柏油道路、建築
比鄰 、高冠樹林或平坦田野等 。這些外部條件均會對機構通風環境產生影響 。例如:某機
構座落四周無障礙之平原水田中 ,於夏季日間 ,其外部的大氣條件為吹拂南風 ,由於四周
水田會產生大量的水氣蒸發 ,使空氣中的絕對溼度增加 ,若濕熱的空氣進入機構室內 ,容
易有黏膩與熱的不舒服感 ,這時候降溫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設置適當的除濕設備來降低空
氣中的濕度 ,可以帶來較舒適的感覺 。
23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20年 4月號 NO.25 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簡訊| 2020年 4月號 NO.2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