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衛福季刊_No.20
P. 28
此外,可觸及、使用的遊戲設施都必須符合無毒
規定,包括8大重金屬溶出濃度,不可超過重金屬
最大容許濃度等都含括其中,還有像設施扶手欄
共融式遊樂設施設計7項原則 杆、柵欄寬度等間隙,也都有規範,避免小孩頭、
1. 公 平(be fair) 頸部伸進去、卡住而產生恐慌、窒息等危險。
遊戲場應能促進所有人(含失能者)
公平使用。 不只如此,目前臺北市所有共融遊戲場的主動
2. 融合(be inclusive) 線也都量身規劃。許耀仁舉例,像盪鞦韆擺盪
排除空間障礙,使空間可供不同人使用。 範圍就要避免小孩跑來跑去,以免小孩被盪鞦
3. 聰明(be smart) 韆打到,因此盪鞦韆多設置於獨立區域,或劃
創造簡單、直覺性的空間,幫助人們從 設擺盪警示範圍,更不會讓盪鞦韆出現在公園
遊戲獲得成長。 出入主動線上,以減少意外風險。
4. 獨立(be independent)
設計一個促進獨立探索和參與的環境。 了解遊具特性 享受遊戲樂趣
5. 安全(be safe)
部份家長會擔心小孩在玩樂過程產生重大傷害,
遵循安全規範,並保障參與者情感與精
許耀仁對此表示,遊戲設施、場地在設計時,便
神安全。
已將安全性納入考量,只要正確使用,基本上不
6. 積極(be active)
會產生斷手斷腳或致命性重大傷害,但小孩在探
提供促進社會互動、合作與身體能力的
索過程,難免失敗、遇到挫折,或出現皮肉傷,
活動。
家長應正面看待這些經驗,在挫折、失敗當中,
7. 舒適(be comfortable)
小孩才有成長、學習的空間。他也鼓勵家長可以
符合社群與使用者的多樣需求。
先試玩,一方面可以體驗遊具樂趣,一方面也可
先了解危險性在哪裡,小孩玩樂時,家長就可提
高警覺,提醒教育小孩注意一些細節。
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處股長許耀仁表示,
共融遊具的設計概念就是要打破使用者年齡、 以共融遊戲場常見的旋轉椅來說,旋轉過程,使
能力限制,「希望打造這樣的氛圍與環境,讓 用者一定要抓穩,才不會摔出來,當旋轉椅還在
不同族群的人都能一起玩、一起合作,互相成 快速旋轉,站在上面的人千萬不可跳出來,過去
就有小孩不顧大人勸阻,在旋轉椅還在快速旋
長。」因此共融遊具高度、寬度與深度都必須足
轉時跳下來,因而受傷。
夠,也必須可以承受一定重量,就算成年人一
起玩也可以,坐輪椅的身障兒等才能順利使用 許耀仁建議民眾、小孩玩遊戲設施前先閱讀
遊戲設施。 使用說明,像在臺北花博公園「舞蝶共融遊戲
26 2019. 03 / 第 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