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98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第三節 關聖帝君殿(後殿右耳房)
在新港奉天宮後殿右耳房,主祀關聖帝君,配祀協侍將軍關平、周倉,在關聖帝君神龕對
面為馬使爺及赤兔馬;在後殿右耳房旁原有空間(原為司機休息室),近年被整理成新港奉天宮
太子團諸神明,包含太子爺及濟公禪師等。以下針對新港奉天宮後殿右耳房(關聖帝君殿)主
要奉祀神明,分別進行介紹:
一、關聖帝君
(一)神祇信仰源流
「關聖帝君」,即三國名將關羽,祂是中國歷史人物被崇祀尊為神明,最為著名的代表。因
關羽生前忠義形象,加上演義小說的推崇,成為民間百姓普遍尊崇的神祇,亦頗受官方知肯定,
因此得歷代帝王之封贈,更晉升成為「帝」格神,最後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
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山西解州人,生於東漢延熹 3 年(160),相傳其面如重棗,唇
似丹朱,蠶眉鳳眼,器宇軒昂,美鬚髯,有膽識,英氣勃發,好讀左氏春秋,平日濟困扶危,
重義輕利。曾因義憤殺地方惡霸,離家逃奔涿鹿,因而結識劉備、張飛,三人意氣相投,結義
桃園,成為異姓兄弟,同以扶漢福民為職志。曾破黃巾,砍華雄,戰呂布,誅顏良,戮文醜,
過五關斬六將,劈蔡陽,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心存漢室,志滅曹吳,驍勇善戰,無人能敵,
為五虎將之首(五虎將:關公、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建安 20 年(215)領荊州牧,鎮守
荊州,威震華夏。東吳索討荊州,設計宴請誘殺,帝君單刀赴會,揚帆而歸,智勇雙全,氣壯
山河。建安 24 年(219)東吳呂蒙以詐疾欺騙,關公誤中奸計,曹操又親領大軍夾攻,不得已
退守麥城,奈何援兵不至,夜走臨沮,為東吳伏兵所擒,從容就義,得壽六十。帝君忠貫日月,
義薄雲天,其威武正氣,忠勇義德,誠信質樸之風範流傳千,具備了以忠事主、以勇立功、以
義待人、以德服眾的高尚品格,深受國人景仰崇拜,歷代均有褒封。蜀漢後主賜諡,「壯繆侯」
加封「義勇王」,明神宗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順治元年(1644)制
定春秋二祭,順治 9 年(1653)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加封「協天伏魔大帝」;雍正 8
年(1730)追封為「武聖」,世人也以「武聖關公」尊稱。而因關羽有「武王」、「武聖人」之尊
稱,亦儼然與「文王」、「文聖人」的孔子並列並榮,榮崇至極。
在傳統漢人民間信仰之中,關聖帝君被尊稱為「關公」,也被稱為「關帝爺」、「文衡聖帝」、
「蕩魔真君」、「伏魔大帝」等,其信仰具有多元性︰軍人奉為武神、商人敬為財神、儒家尊之
為聖、釋教崇為護法(及前述之伽藍護法塑像),道教稱為「協天大帝」(協天上帝),齋教鸞堂
稱之為「恩主公」。主察人間善惡,成為儒、釋、道三教共同的神靈。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