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1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佛」。這三尊佛在佛教的宇宙觀裡有空間的對應關係,中間為釋迦牟尼佛,祂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也就是人類所處的世界;左側為阿彌陀佛,祂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右側藥師佛,又作「消
               災廷壽藥師佛」,祂是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

                    清代以降的佛寺或民間佛教廟宇中,經常可以看到供奉著三寶佛。不過在佛經中,這三尊
               佛陀卻未有三寶佛的說法。因此以三寶佛同時指稱這三尊佛陀,應當是流行於大眾的宗教概念,

               其源頭可能和佛教舉行之各種儀式有關。由於佛教的節日、齋戒儀式,或是每日的固定儀式等,
               多需同時為生者、亡者進行儀式,為生者祈福消災的儀式以藥師佛為主,為亡者超度的儀式則
               以阿彌陀佛為主,兩者不能相混淆。因此佛教寺廟日常的佈置或儀式中,皆需設有消災、超度

               的相關布置,隨著這類儀式的定型化,促使佛教的殿宇將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共同
                                                                                      74
               安置的組合變為定制,陳設於殿宇中。最後成為一般大眾口中的三寶佛。

               (二)廟內祀神之由來及其聖像金身


























                    圖 2-5-2  新港奉天宮大雄寶殿內所奉祀三寶佛神像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提供


                    新港奉天宮三寶佛信仰由來已久,早在日昭和 8 年(1933)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
               就已經出現,當時記載為釋迦摩尼佛和彌勒,但似乎不是廟內目前所奉祀之神尊;至民國 42 年
               (1953)在新港奉天宮《移交清冊》中,明確出現「三寶佛」的紀錄,而目前大雄寶殿共有大

               小兩組三寶佛神像,其中較小的三寶佛,此為新港奉天宮「開基三寶佛神像」,這是三尊硬身木
               雕坐姿神像,廟方紀錄為「蔣忠勝」所贈。新港奉天宮「開基三寶佛神像」,這三尊神像造型十
               分相近,其頭頂皆為肉髻,粉面,鵝蛋臉,弓形眉,雙目微閉,面容端莊慈祥,且皆身著廣袖

               長衣,坦襟露胸,雙腿交叉盤坐、腳掌置於膝上,即採「結跏趺坐」(或稱為「金剛坐」),不過


               74   檢自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Jun.18,2018)



             212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