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0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10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第二節 威揚團的歷史沿革
一、莊儀團
臺灣的哨角團最晚在清代時已經隨著媽祖廟成立,但是由於哨角團沒有文字的記載,實際
成立的時間往往沒有史料根據,只能推斷有廟宇就有哨角團的存在。根據新港奉天宮的開支簿,
清代時記載著修理哨角的費用,因此可以得知當時新港奉天宮的哨角團就已經存在,根據威揚
團團員的口述,一開始的團名為莊儀團,至少有 100 多年的歷史,老一輩的團員曾經見過莊儀
團的繡旗。而北港朝天宮的千里眼爺社也叫做莊儀團 168 ,因此莊儀團極有可能是千里眼爺社傳
統通用的名稱。莊儀團包括哨角團與千里眼爺社,在繞境隊伍中,哨角團在前、千里眼爺社在
後,緊接著就是媽祖神轎。哨角團與千里眼爺社都是在為媽祖開路,基本上是一體的,後來為
了便於識別,才分成威揚團與尚恆社兩個團名,但是實際上是相同的團體,每年的過爐儀式與
吃會也都是一起參加。
哨角團和千里眼爺社只有在繞境、媽祖出巡,或接待進香團時會出團,團員平時並沒有像
北管、南管子弟社團一般固定的聚會練習,也沒有其他的演出活動,傳承都是靠口耳相傳,團
員的資訊亦不公開,使得文字記錄十分欠缺。儘管這樣的情形並非團員刻意為之,但是由於資
訊的不公開和欠缺,這個傳說始於黃帝時代、有著古老傳統的哨角團對於常民來說存在著一股
神秘感。千里眼爺社作為媽祖鑾駕的前導,千里眼將軍與順風耳將軍的神偶高大而威風,在整
個遶境隊伍之中最引人注目,是許多人兒時對於神誕繞境隊伍之中最鮮明的記憶。由於哨角團
與千里眼爺社是媽祖的前導隊伍,只有品行端正者可以入團,團員也都將擔任媽祖的開路隊伍
視為一項光榮的使命,因此,民眾對於哨角團與千里眼爺社的觀感十分正面。
二、威揚團與尚恆社
哨角團與千里眼爺社原本同屬莊儀團,由於各有不同的職責,為了便於區分,哨角隊於是
稱作威揚團,千里眼爺社則稱作尚恆社,但是實際上還是同一個團體,都是為媽祖開路的前導
隊伍,在遶境隊伍中永遠是最後離開新港奉天宮,繞境結束之後也是最後才回到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的轎班會在民國 48 年以前是自我管理,一直到民國 48 年開始才統一隸屬於新港奉
天宮。因此,根據「民國 48 年新港奉天宮諸聖神轎班會管理細則」的第四條:
第四條轎班員數本宮開基媽祖、二媽、三媽、四街祖媽、伍媽,各媽祖團會每一陣會員
肆拾名分前後簽號各號貳拾名。但本宮附屬虎爺大將軍、虎爺二將軍、千里眼、順風耳
將軍、威揚團、尚恆社、米舖媽、城隍爺等各團會定以每一陣貳拾名但因內有屬技藝者
168 黃依萍,〈北港朝天宮神明會的組織與運作:「哨角團」和「莊儀團」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117。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