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桃園社居最有力_E-Book
P. 129
社區參與階段開始形象的塑造,透過「體驗型消費」產生感性回憶,最後產生文化認同與
經驗。唯有保持社區的與眾不同,同時善用科技的行銷包裝:如 FB、網站、IG、微電影
的廣宣,才能永續的吸引的人潮。社區產業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在地發想、設計、
生產、市場都以社區人的生活需要出發,結合在地的人文地產等資源,透過專業行銷的評
估,能規劃前瞻性的思考,發展社區產業形成特色,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所以當我們談到社區產業的發展,不應該僅是單一經濟面向的課題,而是一個「社
區的永續發展」的面向。我們可以期待一個理想中的農村社區或是都市裡的一個老街區,
它的產業生態是所有社區中眾多家庭整合的結果,譬如有的家庭種植染布的植物、有的家
庭經營民宿、有的家庭負責製作傳統手工藝、有的家庭負責維持祭典活動、有的家庭負責
訓練陣頭、有的家庭負責開發設計,整個社區的型態是可以整合、相互依存與共榮,進而
形成獨有的在地特色。 5.1 因應高齡化的趨勢發展社區特色產業
例如,可由社區組織根據社區文化歷史特色,發展社區文化產業、銷售社區特色文
化商品,例如白米社區木屐、三義木雕、鶯歌陶瓷、珍珠社區稻草畫。社區組織加上企業
的協助,協助社區居民製作具特色的手工藝品、生活飾品、賺取家庭開支所需,形成社區
媽媽家就業的民間支援系統。再者,透過政府的支援與資源,運用智慧科技,開發智能移
動市集,串接社區當地產業產品、服務與生態,打造從生產、製造到銷售的整合式服務。
為了行銷社區的地方文化產業,包含:飲食、節慶、手工藝、表演藝術、自然環境及農業
產品等,有別以往消費者前往商業場所的消費模式,可透過「市集」形式,便利移動、常
駐等特性,以體驗、展示、展售方式強化與消費者接觸性,進而傳遞社區特色價值內涵,
透過市集行銷進行地方產業商品銷售與體驗活動;並做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展演平台,建立
成社區地方創生的營運體系,積極結合當地組織單位、生產業者,成為地方創生的事業組
合,活絡當地產業,創造在地收入,達成發展社區產業的目標,自然有機會能成為社區市
集創新營運的行銷典範。
再舉例來說,桃園大園區的竹圍社區發展協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竹圍社區正面
臨人口老化,且年輕人婚後出外謀生,隔代教養家庭占大多數,因而容易產生世代溝通不
良的問題;而社區早年為桃園傳揚閩南藝閣文化的重要地區,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工
藝技術逐漸消失於都市發展之中。為了傳承藝閣文化與世代交流,創造代間共學的機制,
126
連結老年世代和年輕世代,在社區活動課程中以交換價值觀、資源,並相互鼓勵與關心,
讓老年人、青少年共同參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