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桃園社居最有力_E-Book
P. 135
5.3.1 資源串連環境生態之旅
龍潭區三和社區發展協會 黃月錩理事長
社區營造理念行之多年,三和社區也推動了十多年,社區內卻少見水泥鋼鐵打造的新
式建設,道路也維持著農村小徑的風貌,沒有過多的商業氣息,以社區的本貌,帶給人舒
適自在的感受,使三和社區在眾多社區營造案例中,成為一個較為獨特的區域。
三和社區在接觸社造之初,派人參與過許多相關課程,也看過許多案例,卻在過程中
發現規劃建設雖然亮眼,卻往往流於制式,很多建設看起來都一樣,反而讓社區原本的特
色不見了。剛開始時三和社區也有些建設流於制式,經大家討論後,開始反思建設的必要
性,並開始推廣不以建設為主的「減量」思維,這種觀點起初也曾遭到部份鄉親們的反彈,
但我們需要的是居住的環境,而不是做生意。儘管道路拓寬等建設伴隨商機,卻會影響到
居民的生活安全,這般溫柔的考量在多年的溝通下,逐漸獲得大家的理解,也成為了社區
共同的理念。今天的三和社區利用既有的木、竹、土、磚、石、草、藤等「七寶」來修復、 5.3.1
打造社區房舍,並堅持著不用水泥,重視環境的維護觀念,持續默默耕耘著。 資源串連環境生態之旅
我們認為社造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對社區有幫助,能留給社區的事情,秉持著這份
理念,三和社區發展協會自民國 98 年起展開了生態調查,三和社區地處古稱三洽水的丘
陵地區,坐享豐富的自然資源,更是許多動植物的棲息地,為了瞭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三
和社區發展協會開設一連串的自然資源培訓課程,並開放居民報名,從社區中培育有熱情
與知識的調查員,一起走訪山林探查。一開始真的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知道社區周圍有
些什麼。如此單純的念頭持續了近十年之久,投入無數的精力與時間,我們一個鳥類及蝴
蝶調查就各調查了兩年,光是拍照就很辛苦,野生動物反應都很警覺,有時候夜間光線又
不足,真的很困難。期間許多在地朋友加入,提供更多人力與知識,協會也將調查資料自
行編匯成數本《發現三和之美》社區故事集。並將其分送給附近的小學作為教材,也協助
學校的課程,帶著小朋友到步道間走訪,親自去觀察、體驗,成為鮮活的鄉土教育。
另一方面為讓社區永續經營發展,透過多年的營造基礎,開始推廣社區產業,由社區
生態課程培育的調查員,經過長期不同的觀察生物的日間、夜間觀察課程,以及調查期間
累積的生態知識,及導覽課程培訓,轉成為社區的導覽員,帶領民眾實地探訪社區生態,
並加入社區吉祥物三和仔三和妹開發的三和粄美食 DIY 以及媽媽厨房的社區風味餐,成
為社區輕旅行產業。之後再與當地社區產業合作,陸續推出不同的 DIY 行程,包含果凍
132
149
蠟燭 DIY,多肉植物、披薩 DIY 等,增加社區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