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25

第五章 ◆ 戰後奉天宮的發展(1945-2016)
                                                                                    第一篇․廟宇沿革與發展篇


               所經的 18 庄依序是:笨板頭厝、舊南港、下菜園、頂菜園、埤頭庄、麻園寮(宿)、海豐、後
               底湖、大潭、埤仔頭、田心仔、柴林腳(宿)、崙仔、古民、中莊、後莊、灣仔內,回笨港街。

               嘉慶 7 年(1802)笨港天后宮遭沖毀,嘉慶末奉天宮建立後,由奉天宮出發的媽祖出巡 18 庄,
               順序變更成:海豐、後底湖、大潭、埤仔頭、田心仔、柴林腳(宿)、崙仔、古民、中莊、後莊、
               頂灣仔內、下灣仔內、笨板頭厝、舊南港(宿)、下菜園、頂菜園、埤頭庄,返新港街。(見圖
               1-5-2)






















































               圖 1-5-2 奉天宮媽祖出巡 18 庄的路線
                 註:1 海豐、2 後底湖、3 大潭、4 埤仔頭、5 田心仔、6 柴林腳(宿)、7 崙仔、8 古民、9 中莊、10 後莊、11 頂灣
                    仔內、12 下灣仔內、13 笨板頭厝、14 舊南港(宿)、15 下菜園、16 頂菜園、17 埤頭庄、18 新港街
                 資料來源:以 1904 年之《臺灣堡圖》為底圖,圖上之點及標號為本文所加。底圖來源取自網址
                         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php(Mar .31,2018)





                                                                                                        123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