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33
第一章 ◆新港奉天宮祀神發展歷程
第二篇․諸神信仰篇
7
有由新港地方仕紳林維朝在光緒 11 年(1885)所創辦之祭孔樂局-「鳳儀社」國樂團, 該團
供奉神祇為「冉陽夫子」,也同樣在兩次大地震之後,隨著文昌帝君迎入於新港奉天宮,並在之
後成為新港奉天宮的五文昌帝君之一,這也可能是全臺第一個將「冉陽夫子」做為五文昌帝君
的廟宇。
圖 2-1-1 日昭和年間新港奉天宮內殿神案老照片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提供
又值得注意的是,日昭和 3 年(1928)日本國佛教臨
濟宗大本山妙心寺選擇臺灣二十座重要寺廟,頒贈各廟安置
「今上天皇御壽牌」(即天皇長生祿位)一只,當時新港奉
天宮也獲邀加入成為聯絡寺廟,並獲得證書及「御壽牌」壹
座。同年 12 月 1 日進行聖壽尊牌奉安式,當時廟方將御壽
牌放在金漆彩繪的外盒內、並置於神案之上,以供信徒祭
拜,故具有祀神的性質。不過該「御壽牌」在戰後就被移出
神案,由廟方收藏保存,為新港奉天宮重要典藏文物,卻也
圖 2-1-2 林維朝照片
記錄此一歷史事實,目前新港奉天宮也是本島唯一尚保存此
資料來源:鷹取田一郎編,《臺灣列紳傳》
一御壽牌的廟宇。民國 104 年(2015)7 月,嘉義縣政府將 (臺北:臺灣總督府出版,
1916),頁 247
御壽牌及其他相關文物,以「日本天皇壽牌基組」之名義,
7 檢自國立臺灣文學館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
AID=000689(Apr.4,2018)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