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3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正式公告登錄為嘉義縣有形文化資產。
圖 2-1-3 日昭和年間新港奉天
宮「聖壽尊牌」(御
壽牌)奉安紀念照片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
宮提供
第三節 戰後發展
戰後有關新港奉天宮的記載較過往為多,尤其新港奉天宮在戰後以來所保存的四份《移交
清冊》或《備品明細簿》等資料中(1953、1957、1961、1964),都出現了有關新港奉天宮祀神
的記載,我們也可以據此了解戰後新港奉天宮的祀神之變遷。
一、民國 42 年(1953)的《移交清冊》
依據民國 42 年(1953)《移交清冊》的資料,我們在「神像明細書」一項內可以發現,在
大殿內有:鎮殿聖母 1 尊、鎮殿宮娥 2 尊、太子爺 1 尊、聖母 41 尊(有標註「其中大尊被迎請
中」)、宮娥小形 4 尊、千里眼大 1 尊、千里眼小 1 尊;在後殿內有:三官大帝 3 尊、三官大帝
將士 2 尊、開漳聖王 1 尊、三寶佛 3 尊、鎮殿觀音 1 尊、善才良女 2 尊、慰陀護法 2 尊、福德
正神 2 尊、福德正神將士 2 尊、註生娘娘 1 尊、註生娘娘將士 6 尊、小型觀音 1 尊、十八羅漢
8
18 尊;在東室內有:城王爺 2 尊、城王爺將士 4 尊、五文昌夫子 8 尊、 五文昌將士 2 尊(此
疑文昌殿內兩文官協侍)、大成至聖牌 1 座;在西室內有:五穀王 2 尊、虎爺將軍 7 尊(其中被
迎請中一)、祿位牌 4 座。而以此相較於日昭和 8 年(1933)相良吉哉《臺南州祠廟名鑑》之「祭
神」,我們可以發現這兩份資料所記載的神明大多數是相同的,其中兩份資料都沒有「順風耳」
的紀錄,這可能也是將千里眼、順風耳,簡稱為「兩尊千里眼」的關係;又可能為同神異名的
8 八尊文昌帝君神像,推測應為五尊「五文昌神像」和梓潼帝君、冉陽夫子、倉頡聖人等神像。2018 年 3
月 30 日「新港奉天宮編篡計畫耆老座談會」採訪自鄭炳章(1940 年生,本廟四街祖媽會、東順安轎班
成員,新港鄉公所退休技士)。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