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79

第二章 ◆ 神明會
                                                                                          第三篇․廟宇組織篇
















                                                                   圖 3-2-16  《台南州祠廟名鑑》所載新港
                                                                                庄古民永祿宮資訊
                                                                    資料來源:相良吉哉編,《台南州祠廟名鑑》,
                                                                             頁 175-176。







               將此三間奉祀三山國王廟的廟宇與上述的頂角松王會與下角松王會對照,頂角松王會所在的地
               域應該是位於古民的三山國王廟,也就是現今的永福宮,下角松王會所在的地域則是永祿宮,

               此廟至今也是維持此名。此三間奉祀三山國王廟與古民、中庄、後庄三地居民的關係,已有相
                        63
               關研究。   目前的元宵遶境,古民永福宮與中庄永祿宮都參與其中,但根據訪問當地居民,已
               經沒有三山國王轎班會的記憶了,所以有可能是在某個時間點散會。

                    回到《臺南州祠廟名鑑》所摘錄的 16 個媽祖神明會來看,其記載的成立年代最早為崇禎年
               間,是在新港庄舊南港的竹筏會,其次是乾隆 29(1764)年,是在元長庄的媽祖會、舊二媽轎

               班會、新二媽轎班會、新三媽轎班會等,第三則是嘉慶年間,新港的金福安、東班四街媽會、
               西班四街媽會。如果我們再將嘉慶年間是笨港發大水,導致河川改道,而河道貫穿笨港市街,
               分為南、北笨港的時間點。如此的話,相良吉哉在調查時所採得的新港地域的媽祖神明會成立

               年代,可能是遷徙自現地後所重建媽祖神明會的年代。第四個年代則是在《台南州祠廟名鑑》
               記載的 50 年至 90 年前,此書的紀錄時間約是在昭和 8 年,那追溯成立年代大約在道光、咸豐、
               同治、光緒年間(1840-80 年左右),此時成立的媽祖神明會有新港郊金義順聖母會、板頭厝五

               媽會、大潭庄金順安五媽會、海豐仔金鳳安五媽會、西庄媽祖婆會等,可見此時為媽祖神明會
               廣泛建立的時期。
                    其次是關於媽祖神明會的組成性質,從清國時期留下的零星資料與相關研究來看,在日治

               時期留下的《臺灣私法》與《臺南州祠廟名鑑》的相關記載,新港相關的媽祖神明會組織目前
               已知最早的是在嘉慶年間的東四街媽會與西四街媽會,除了上述提到的嘉慶年間的成立時間恰

               巧與笨港發大水,導致河川改道,而河道貫穿笨港市街,分為南、北笨港的時間點符合外,也
               顯示出兩個神明會是在街上人成立的性質,這恐怕是較接近商業性質的媽祖神明會組織。另外
               如臺南天后宮咸豐 8 年(1858)的〈天后宮鑄鐘緣起碑記〉的捐銀名單、《臺灣私法‧人事編》

               63   李明仁、林世偉,〈新港地區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嘉義研究》3(2011 年 3 月),頁 161-212。



                                                                                                        277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