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衛福季刊_No.24
P. 15
焦點
送進負壓隔離病房,只要是獨立的單人房即可, 各種專業合作,才讓包機從危機變轉機,不止讓
而在各醫院規劃收治疑似個案的單獨「隔離區 民眾安心、防疫士氣也大為振奮。
域」,不受病床類別及開放使用數變更登記等設
立標準限制,報准後就能實施。另外在醫院的備 雖然有了武漢包機的經驗,但2月8日郵輪寶瓶
援計畫,若發生社區傳播,收治大量疑似病患 星號的挑戰,船上的人員數及採檢的人數都比
時,也可以利用院外的停車場、急診區等區域的 先前的包機來的多,船上高風險的對象包含武
空地,設置大型帳篷或是組合屋式的隔離收治 漢旅遊史、有症狀及曾尋找船醫診治人員,加
場所,醫護人員前往支援防疫也不需申報「報備 上外籍旅客共12 8人貼上紅點貼紙接受採檢。石
支援」,免除行政報備的要求。 崇良分享寶瓶星號的旅客們配合度很高,各房
依序到四樓、十一樓的通風甲板處完成篩檢,等
包機、郵輪挑戰大 待檢驗結果時也沒有躁動,直到指揮官陳時中
臺灣經驗足堪各國借鏡 上船廣播好消息時,艙房才傳出歡呼聲。石崇良
說,寶瓶星號最艱難的其實是B計畫,一旦檢出
談到目前防疫過程,石崇良說:「第一次武漢 全船留置,如何避免群聚交叉感染的風險又要
包機是我們最辛苦的時候。」在訊息不確定, 度過14天,將考驗防疫團隊的應變及執行力,所
臨時且無法掌握名單的情況下,旅客分類只能 幸最終結果所有旅客皆可下船。
靠現場檢疫,石崇良當時也著防護衣、戴N 95
口罩,於機場指揮旅客下機後,在維修棚穿上 2003年SA RS疫情爆發時,石崇良是臺大醫院
防護衣接受發燒篩檢,異常的人員會使用耳溫 的急診醫師,歷經臺大醫院急診暫停服務、自
槍測量複檢,最後篩出3名旅客送負壓隔離病 己也曾被居家隔離的經驗,坦言當年絕對想不
房,屬第一類的對象。而根據醫師問診的旅遊 到現在會是醫事司司長,一起為防疫盡心。怎
史(T ravel)、 職 業 史(Occupation)、 接 觸 史 麼回頭看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石崇良語重心
(Co ntact)及 群 聚 史(Cluster)等TOCC資料, 長地說,當年SA RS臺灣是全球第二慘重的國
篩出當場有相關症狀,或是過去兩週有相關症 家,17年後臺灣獲取經驗,在防疫的表現有目
狀的人,屬於第二類,必須集中於單一檢疫所, 共睹,「絕對不是運氣好」,這次的政策操盤、
其餘才是低風險的第三類。石崇良回想包機返 應變計畫更是需要傳承,讓更多的年輕人參
臺當天傍晚六點他就已經在桃園機場,十一點
與,臺灣的防疫工作才能一代傳一代、一次勝
四十分飛機降落後,直到半夜三點多遊覽車隊
過一次。
才從桃園機場發車分別前往三個檢疫所,包括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國防部 特別誌謝
化學兵,民間救護車15臺待命,以及交通部幫忙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 石崇良
調度的15台遊覽車,整個防疫工作靠各個單位、
www.mohw.gov.tw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