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衛福季刊_No.24
P. 18
除了三處檢疫所的主責醫院外,其實包含寶瓶
星號的檢疫工作也是由部立醫院責無旁貸地扛
下。王必勝回憶寶瓶星號與包機最大的差異就
是人數倍增,等待結果的心情令人焦躁,加上
時間壓力,也因如此投入支援的人力少不了,原
先預估所需採檢的人數大約60、70位,共規劃
了6條採檢線,每條線要一位醫師、一位護理人
員,再加上二個流動人力,總共需要6醫8護,除
了其中兩位是疾管署的防疫醫師外,其餘人力 衛生福利部基隆及臺北醫院醫護人員登船支援寶
瓶星號的採檢工作。
由部立醫院支援,結果依條件篩選需要採檢的
人數比預期還多,共有12 8位,醫護團隊還是努 力非常快速容易且踴躍,像是部立醫院在舊省
力地在四小時內完成採檢。 府所在的南投縣中興新村辦公室,都主動表示
「有沒有可以幫上臺北的事」、「即使小事幫忙
對內凝聚士氣、對外建立形象 接電話也沒關係」,這並不是搶功勞,醫界的人
盼部立醫院越來越好 都很清楚這些是苦勞,但是部立醫院不只願意
做,還樂意做,承擔身為衛生福利部直屬醫院
疫情瞬息萬變,第一線的防疫工作片刻都不得 的責任。
耽擱,王必勝心有所感地說,「以前公家機關做
事都是用月、週當單位,但現在我們都是用小 王必勝有感而發地說,這次有機會在武漢肺炎
時為單位」,指揮中心做事不能延宕,一件事耽 防疫工作上默默付出,希望提升部立醫院形象,
擱後續的業務就會卡住,而部立醫院主動、快 經此一役醫福會和部立醫院在衛生福利部裡得
速的支援,也是讓指揮效率變高的關鍵。王必 到的認同也大為提升,所有人都在看著,只要有
勝舉例,指揮中心曾在半夜十一點多結束會議 盡心做事,大家都願意伸出援手,例如部立醫院
後,決定第二天早上七點需要人力支援各機場 的供應商曾經無法正常供應乾洗手,醫福會便
港埠的檢疫工作,雖還無法明確得知必須支援 找上疾管署幫忙協調,「你願意出來作戰,人家
到何時,但隔天清早,全國每一個支援地點所 就願意供應你子彈」。
需要的人力,都準時報到、上工。
寶貴經驗 將成為防疫最有利的武器
王必勝坦言,從過去的省立醫院、署立醫院,到
現在的部立醫院,署立醫院時期,26家醫院整 部立醫院護理人員共有七千多位、一萬六千多個
體的連結互動不夠,現在部立醫院已經建立了 員工,若依床數計算,總床數占全國9%,是全
同一體系、互相支援的「水庫」概念,要調動人 國最大的醫療體系,像是全國1 ,100床負壓隔離
166 2020. 03 / 第 24期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