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中正區美食地圖
P. 47

隱藏在巷弄間的美味—藍家小吃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  商沐群

                                                                          採訪日期 112 年 2 月 28 日

                        在公館的小小巷弄中,有著一家「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的店家--藍
                   家小吃,如此美味的小吃到底有什麼樣的秘訣呢?就讓我們走進這家三十多年

                   的老店來一探究竟吧!
                        位於台大附近的藍家割包,一直都是附近鄰里與學生們口耳相傳的口袋美
                   食,不僅學生垂涎,甚至還有眾多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饕客。採訪當日,一到門
                   口,便看到大排長龍的食客,店家卻好整以暇、有條不紊的完成每個人的點

                   餐。門口負責製作割包的夥計飛快的將一個個熱騰騰的割包交到客人手中,看
                   他先拿取熱乎乎的麵皮、放肥肉、搭配瘦肉、加酸菜、灑上花生粉、再夾滿翠
                   綠的香菜,一氣呵成,經我現場實測,完成一個竟然只用了 12 秒!卻沒出半點

                   差錯。
                        「我們注重的不是快速,而是正確。」負責櫃臺的第三代蕭先生說。原來
                   前臺製作割包與櫃臺算帳的第三代,都是從小就在店裡幫忙、訓練,因此對口
                   味、品質、流程與速度,都駕輕就熟。
                        藍家小吃除了割包,還有四神湯、肉粽和大腸麵線。其中,以割包最為出

                   名。割包美味的秘訣在特製的滷肉,以及客製化的肥瘦比例,依照客人的喜
                   好,從肥到瘦有 5 種選擇。看著川流不息的人潮,怎麼估計一天能賣多少個割
                   包呢?蕭先生說:「看天氣呀!通常冬天生意會更好,大家都想喝一碗熱熱的四
                   神湯。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到 3000 個割包。」,食材準備與數量拿捏

                   是有一套訣竅的。
                        我個人非常喜愛藍家割包,首先鹹香多汁的豬肉,滑順不膩,加上花生粉
                   與香菜的提味,真叫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藍家割包的份量著實不小,貪
                   吃如我,一次也只能吃上兩個,便已胃漲肚撐,再怎麼眼饞也吃不下了,只能

                   滿懷期待下次能再用藍家割包飽食一頓。
                        訪問的同時,正巧有兩名外國旅客在結帳後,對著店家豎起大姆指說:
                   「Very delicious! Very good!」,以其口音顯然不是來自以英語系國家,可見得美
                   味實在的食物,不分國籍與文化,都能獲得認同。「這裡會有很多回國的本地

                   客,或外國顧客,最近疫情比較緩和,外國客人也開始增加了。」蕭先生繼續
                   向我說明:「之前還有從外國回來的客人,問我們能不能幫他寄到國外,只可惜
                   豬肉製品是不能出海關的。」雖然割包香氣遠揚,但要吃到這等美味,還是只
                   能專程跑到公館的老店,也還好藍家割包一代傳一代,把這個美好的滋味保留

                   下來,讓更多的人能嚐鮮與再度回味。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