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58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方形底座、方形曲足踩腳座,方形底座左邊有缺角,而略呈橢圓形。目前神像與圈椅、底座被
放置於另一個更大的龍頭扶手圈椅,形成二層圈椅的形式,外層大圈椅系近年所新製,大圈椅
前有獅座固定神像,中有陽刻「奉天宮」字樣;神像無落款,在外層大圈椅獅座有壬辰年(民
國 101 年)字樣。目前四街祖媽頭戴九旒鳳翅銀冠,這是府城名師林啟豐的作品(啟豐工藝社,
曾獲國家工藝獎),銀冠兩側有鳳翅垂飾至胸前,垂飾牌分別刻有「新港奉天宮」、「四街祖媽」
36
字樣。此外,在媽祖本體底部有刮痕,此應為早期信徒作為藥引所用。
(四)聖二媽
新港奉天宮「聖二媽」,此尊神像為新港奉天宮「開基六尊」
之一,這是新港奉天宮極為尊貴重要的媽祖神像。在一般廟宇之
內,大多有所謂的二媽、三媽或二大帝、三大帝等分靈神明,這是
由於信徒經常來廟迎請神明,舉凡入厝、嫁娶、驅邪、祭煞,甚至
是入土安葬、撿骨入塔時,都希望能請神明前往坐鎮,不過鎮殿主
神或開基主神有其不可替代性,因此傳統上很少會接受信徒迎請,
廟方為了滿足信徒的需要,遂恭雕許多神明分身神像,以便提供信
徒迎請。新港奉天宮聖二媽之由來,最初亦基於方便信徒迎請而恭
雕之媽祖分身,因其奉祀年代很早,遂也成為新港奉天宮重要珍貴
37
神像。新港奉天宮向有「二媽會」的神明會組織, 相傳為清領
時期新港地方仕紳林慶所創(林維朝之父),林慶為活耀於清代中
葉時期的新港地方耆老,因此二媽神像可能早在嘉慶或道光時期就
已經存在,其二媽會是由地主擔任會長,其轄下佃農則為其 圖 2-2-9 新港奉天宮二媽媽祖聖像
會員。新港奉天宮聖二媽也為轎班會會媽,前班會名「金慶 資料來源:嵐厝創意企業社提供
順」、後班會名「金合順」。
新港奉天宮二媽神像之外型,其本體高 65、寬 36、深 32 公分,這是一尊硬身木雕坐姿神
像。二媽神像本體頭戴九旒冕冠,帽花完整,不過冕冠上方九旒已被磨去,冕冠極高,在冕冠
兩側有木刻珠紋飄帶;頭後髮型為俗稱「媽祖頭」的三片髮髻,中央髮髻無軟布搭襯;黑面,
鵝蛋臉,樣貌較為成熟,鳳眼,鼻挺,鼻翼較寬,小嘴,嘴角上揚含笑,頸部似乎仍存少許原
有面部粉橘漆色,下巴略有損傷;雙耳耳垂較圓,有耳洞,但無耳飾。二媽神像本體身著蟒袍,
蟒袍腹部正面蟒形明顯,衣袍線條為漆線構成,屬泉州派,漆線嚴重脫落,腰際有明規制之黑
色玉帶,蟒袍下擺左側有明顯破損傷痕。神像本體右手呈持物狀,但所持物品已遺失(可能為
36 李建緯,《新港奉天宮既存文物普查、登錄與研究期末報告》,頁 26-28;並參考「一百零六年財團法人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神像登錄表」(新港奉天宮委託李建緯老師執行,未發表)。
37 「二媽會」是由地主林氏擔任會長,其轄下佃農則為會員,每年地主會在媽祖過爐時宴請佃農,並商
議明年租佃方式。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