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53
第二章 ◆ 正殿奉祀神祇
第二篇․諸神信仰篇
感,顯示了媽祖與信徒間濃厚的親密關係。
23
臺灣媽祖信仰的興盛,除了清朝時期官府刻意推展外,主要可能與臺灣的地理環境與歷史
背景有關。由於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臺灣與大陸有很深的文化
淵源,使得臺灣與福建有許多居民共同信仰媽祖;加以臺灣四面環海,與中國隔海相望,臺灣
海上活動頻繁,且早期移民多自華南渡海,海上行旅處處充滿危險,又有靈異傳說與媽祖顯靈
24
救難的故事流傳,遂使海神媽祖成為臺灣人重要的精神託付。 媽祖信仰傳入臺灣以後,不僅
從一個航海守護神,變成一個普受民間信仰的居家守護神,更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台灣
的在地特色,以每年媽祖聖誕期間,臺灣大小媽祖廟宇都有熱鬧的慶典活動,尤其著名的大甲
媽繞境、白沙屯媽繞境、南瑤宮笨港進香等宗教盛事,信徒熱情相迎,場面熱鬧非常,其熱潮
使臺灣出現所謂的「三月瘋媽祖」。至於歷次臺灣神明信仰的數量統計中,媽祖信仰也經常名列
前茅,據 2012 年中央研究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科研究專題中心」的調查,臺灣各地以媽祖為
25
主神的廟宇高達有 924 座,其數量僅次於以土地公與各姓王爺為主神的廟宇, 而媽祖信仰更
隨臺民在海外的發展,讓臺灣各廟媽祖分靈流傳到世界各地,連日本、東南亞,甚或美國,都
26
有人信奉, 遂使臺灣成為媽祖信仰傳播的重要推手與信仰的新故鄉。
圖 2-2-3 「賴神功澎湖破賊」圖
資料來源:(清)林清標撰:《天后聖母聖跡圖志》,道光上
洋壽恩堂 增補本, 檢自維 基文庫
zh.wikisource.org(Apr.22 ,2018)古籍無出版日
期。
23 臺南大學戴文鋒教授認為,「媽祖」之稱謂,除了有親切性之外,可能是民間信眾將媽祖與觀音轉化成
「神佛同體」的揉合性格有關。(戴文鋒,〈「媽祖」名稱由來試析〉《庶民文化研究》3(臺中:逢甲大
學庶民文化研究中心,2001),頁 40-91。)
24 陳仕賢,《台灣的媽祖廟》(臺北:遠足文化,2006),頁 10-11。
25 檢自中央研究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科研究專題中心」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May.5,2018)
26 林德政,《新港奉天宮誌》(嘉義:新港奉天宮,1993),頁 178。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