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5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45
第二章 ◆ 平和館
第五篇․武館篇-附遶境篇
黃添木過世後,二兒子黃松枝繼任平和館第三代館主,因其力氣過人,經常躺下身上放塊
木板,叫 3、4 個人站在上面練習氣力。有一次黃松枝橫躺在地,上面先放一個石臼再橫放牛車
板,板上又再放一個石臼,再叫 4 個人同時站在上面,一個人的身上承受 1 干多斤的重量,讓
圍觀的民眾驚呼不已。但到了 1970 年代,隨著工商業日漸發達,農村人口大量外移,學武的人
43
漸漸變少,平和館也逐漸沈寂凋零。
第二節 民雄平和館
平和館的另一支在民雄發展,與黃元派隸屬同門的紅毛獅家族世居於民雄鄉中央村,該村
落是被水田包圍的聚落,因此得有「田中央」之名。此村是由田中央和新庄兩聚落所構成。清朝
時屬打貓南堡。明治 42 年(1909)改打貓支廳打貓區。大正 9 年(1920)改為民雄庄田中央保。
戰後改稱中央村。全村面積二.九一平方公里,人口 1690 人。村中村民以何、劉、郭三姓為主。
44
閩漳平和縣人何元英,在乾隆年間就居住此地,開荒墾殖。
何紅毛先生,號振亨,人稱「紅毛獅」,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現為雲霄縣)。生於清同
治 13 年(1874),逝世於民國 47 年(1958),享年 85 歲。幼時受私塾教育,勤學漢文外,少小
即從福建少林寺俗家弟子「胡詩師」,學習中國功夫,擅長太祖拳及白鶴拳,並兼備短兵器,更
專心研究接骨整復,外傷處置醫術,十分高明。創立「平和館」,開館授徒,嘉雲地區慕名而來
習武之人甚眾,可謂名聞遐邇,人因尊稱為「紅毛獅」。何紅毛娶妻許錦,育有三子,長子茂竹
45
務農,並兼武術指導教練,接骨整復之術。次子茂傳為糖廠甘蔗委員,曾任第五屆縣議員。 三
子茂盛傳承「平和館」,在民雄街上開設「平和國術館」,曾榮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整復接骨師
之表揚。子孫人才輩出,民雄聞人何秋來、何嘉博、何嘉英、何嘉增、何嘉恆等皆是,所謂「行
善之家必有後福」,正是最好的寫照。其生前宅第,低矮紅磚圍牆,中庭的「三間起」的前廳,
門額上掛著「正平和國術館」的匾額;後面是大型的三合院,五間起的「正身」,左右護龍各有
九間房,將三間起的前廳圍在埕中,是來訪外地人喜愛景點。
46
47
何在其先生與紅毛獅為兄弟 ,字振文,號祿,人稱「阿祿舍」。他出身武術世家,文武兼
備,開設舞鴻館,教授徒弟遍及雲嘉南沿海地區,分館即有一百多處,為當時濁水溪以南的武
術大師傅。何甘棠先生,阿祿舍之子,明治 43 年(1910)生,民國 74 年(1985)逝世,享年
48
七 15 歲。 生性聰明,五歲即由父親傳授漢文和武術,不僅習得一身好功夫,更精通跌打損傷
43 顏新珠編著,《打開新港人的相簿》,頁 170-175。
44 檢自 http://www.sces.cyc.edu.tw/%B6m%A4g%B1%D0%A7%F7/scesoutdoor/page_3.htm(Dec.18,2019)
45 參見《嘉義縣志》政事篇,頁 384。
46 檢自 http://www.sces.cyc.edu.tw/%B6m%A4g%B1%D0%A7%F7/scesoutdoor/page_3.htm(Dec.18,2019)
47 檢自中 央村 -宋 江陣 http://www.mhcf.org.tw/company/business_detail.php?serino=152&category=%A...
(Dec.18,2019)
48 何甘棠先生曾任民雄鄉鄉長,當選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三屆議員及臺灣省議會第 1 屆議員、嘉義縣議
會第二、三屆議員。1960 年省議員任期結束後,即淡出政壇,對地方上的政治事務也甚少過問,只專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