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9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69

第四章 ◆ 武館與舞獅
                                                                                     第五篇․武館篇-附遶境篇


               英館、英義館等。有受訪者說堂號為館者才用獅鬼仔,命名為堂就不用,大概只有一部份的館
                                            122
               如此,很多堂也都用獅鬼仔。   除了公眾祭祀活動中的演出之外,村庄之村民私人之請神、慶
               生、娶婦、入厝、開工、出喪(臺語總稱作好歹事)也會請曲館來表演,以往曲館為同村之人出
               陣都是義務性,只讓請主請吃一頓飯,現在因人工有價,多少會給一點紅包,當作「磧館金」,
               一般請神、娶新娘之價碼約六千元到八千元,送喪只用「鼓吹」一兩個鐘頭就完畢,一人六百

               元。不過,有些曲館會強調他們不出喪,只供迎神熱鬧之用,如此才比較「清氣」(tshing-khì 乾
               淨),才能表示敬神。一般曲館會有兩面「館蓬」,一面是紅底,一面是黑底,紅底是喜事用,黑
                            123
               底是喪事用。
                  私人之開工、入厝、任新職也會請獅陣表演,因為一般人認為獅具有驅邪破煞的作用,如
               果需要潔淨空間的場合,都會請獅陣來表演。以前村人來請,也都是湊熱鬧,義務性質,不收

               費,現在則多少收一點。武館也特別強調獅陣不出喪事,只有當武館師父過世的時候,獅頭才
                                                                                                   124
               會出來,而且聽說以往喪事完畢,要將送喪的獅頭焚化,喪家另做一個新的獅頭回贈。
                  有不少武館會應外庄的邀請,出陣表演,這些表演因都是業餘性質,除非成員是呈退休狀
               態的老子弟,才可以隨時出陣,否則一般人平日要上班,只有星期例假的時候,才能出陣。去
               外庄表演,除了知已好友、親戚或認識的人,比較可以不計價錢之外,因為沒有義務性,價錢

               自有公定,而且比起在本庄的表演,價錢稍高。                          125

                  此外,不少武館師傅會給人治療跌打損傷,有些是掛國術館的牌,有些則未掛牌。有些武
               館兼賣草藥、中藥,少數武館兼營堪輿、擇日,曾有一位武館師父,他的職業是一位閹牛師傅。
               126   武館師傅經常南來北往在各地授藝,見聞廣博,特別是武館師傅「走江湖」的經驗更多,武

               術、醫理、命理、地理兼通是他們的生存之道,也反映出來傳統穩定的農業社會對傳統知識的
               需求,對一個村庄而言,難得有外人進來,一有人來最好村內的各種疑難雜症都能解決才好。
               所以坊間經常聽到不少曲館師傅、武館師傅入贅,或因入贅才在村內授藝的故事,相對於傳統
               時代一般人一輩子定居一地,這些師傅算是最具流動性的人。
                                                                           127












               122   林美容著,〈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和武館之社會史意義〉,頁 57-66。
               123   林美容著,〈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和武館之社會史意義〉,頁 57-66。
               124   林美容著,〈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和武館之社會史意義〉,頁 57-66。
               125   林美容著,〈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和武館之社會史意義〉,頁 57-66。
               126   林美容著,〈閹牛師傅張樹聰與他的治牛症處方〉,《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5,頁 1-38。
               127   林美容著,〈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和武館之社會史意義〉,頁 57-66。



                                                                                                        467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