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6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瑣,也最具特色。

                  製作獅頭要從塑泥胚開始,捏製獅頭泥胚的黏土,早期取自北投大屯山貴子坑的「北投土」,
               貴子坑是處地勢較低的山谷,東西有水磨溪和貴仔坑溪,南北與關渡平原、大屯山相鄰,同時

               可眺望淡水河和基隆河。貴子坑擁有台北地區最古老的地層「五指山層」,在這個地層中含有品
               質絕佳的高嶺土(白磁土),是陶磁工業不可少的原料,因此,貴子坑在日治時期曾是知名礦場,
               陶磁工業林立,所窯燒的碗、磁遠近聞名,稱「大屯燒」。

                    剛從大自然採來的原礦土裡,通常還含有雜質和粗顆粒礦石,為了得到質地細緻的黏士,
               必須先「洗土」。早期多在地上挖幾個池子,把挖回來的原礦士加水攪拌,任其靜置一夜,次日

               引流卸除上層清水,並將中間細泥引入第二沉澱池,細泥經過多次引流沉澱後,即可提煉出良
               質黏土。良質黏土採集後,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陳腐」,讓黏土中的微生物分泌酸性物質與膠
               質,在陳腐過程中,土中的水分也會分布均勻,以增進土質的黏性與可塑性。良質黏土質地細
               滑、觸感宛如油脂,因此俗稱「土油」。

                  但由於長期大量開採白磁士,缺乏水土保持觀念,每逢大雨,雨水挾帶礦區土石沖刷而下,
               使得下游民眾飽受土石流之苦,加以「五指山層」經大雨沖刷後鬆散易崩落,險象環生。1977

               年,薇拉颱風侵襲,豪雨造成貴子坑嚴重土石流災情,民眾損失慘重,政府下令禁止開採白磁
               土,並輔導業者遷廠至鶯歌,然後由建設局著手整治,設計成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貴子坑禁止
               開採後,轉而向陶藝業者購買所需的黏土。



































                         圖 5-4-2  新港黃善化先生製作的獅頭作品
                            資料來源:新港順武堂臉書 2018 年 07 月 07 日




             462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