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287
大專校院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參考文獻
王文秀、徐西森、連廷嘉(2006)。我國大學校院與社會輔導機構諮商督導工作實施現況及其人
參考文獻
員專業知覺之探討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9,1-40。
王保進(2013)。導入品質保證內涵與重視學生學習成效之大學校務評鑑。評鑑雙月刊,24。
2017 年 5 月 15 日,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0/03/01/2709.aspx
王麗斐、杜淑芬(2017)。Working WISER:臺灣學校輔導工作模式之本土化發展與建置。載於陳
秉華(主編),多元文化諮商在臺灣(613-648 頁)。新北市:心理。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像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
WISER 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1-8。
王麗斐、喬虹(2014)。大專校院職涯輔導單位現況與需求探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委託專案(計畫
編號: PG10304-0099)。
何希慧(2015)。大學建立校務研究體制之建議:以學習成效評估及提升機制為例。評鑑雙月刊,
57。檢索日期(2017 年 4 月 5 日),取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5/09/01/6408.aspx
何金針、陳秉華(2007)。臺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2(2),166-183。
吳慈恩、黃志中(2008)。婚姻暴力醫療處遇。臺南:復文。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編製(2015)。「高自殺意念」之關懷、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臺北市: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社會工作師全國聯合會(2008)。社會工作師倫理守則。臺北市:作者。
周麗玉(1997a)。國中個案輔導模式初探。輔導與諮商,137,2-8。
周麗玉(1997b)。國中輔導主任的行政督導與專業督導角色(下)。輔導與諮商,141,13-15。
林伯勳(2011)。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輔導成效 — 以新竹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
大學:新竹市。
林家興(2014)。臺灣諮商心理師執業現況與執業意見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3),
279-302。
林家興(主編)(2006)。大學諮商輔導工作實務。臺北市:心理。
林家興、王麗文(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進階 — 心理分析取向的實務指南。新北市,心理。
林清文(2007)。學校輔導教師的專業識別。教育研究月刊, 160 , 161-163 。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
inc/GetFile.ashx?FileId=4535
林綺雲(2010)。自殺防治關懷手冊:守門人篇。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
柯慧貞(2007)。校園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 Q&A。臺北市:教育部。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