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心輔手冊-大專版
P. 288
修慧蘭(主編)(2011)。大學校園心理健康服務之工作地圖。臺中市:天空數位圖書。
唐子俊、蔡瑞修、王慧瑛、黃詩殷、林家興 (2006)。憂鬱症合併重複自我傷害行為青少年的人際
心理治療:正向改變及有效治療因子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3),279-304。
徐西森(2013)。正向心理學與諮商輔導專業的發展。第五屆兩岸四地高校心理輔導與諮詢高峰
論壇,香港城市大學,6 月。
教育部(2013)。國民小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學生輔導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6)。全國大專校院組織層級及輔導單位全銜資料。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2017 年 12 月 31 日,取自 http://www.guide.edu.tw/index.php
教育部(2018)。107 年度公私立大專校院推動學生輔導工作評鑑(含實地訪視)實施計畫。臺
北市:作者。(教育部民國 107 年 08 月 07 日臺教學(三)字第 1070108533B 號函)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14)。大專校院生涯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2019)。大專校院四區輔諮中心。2019 年 8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
guide.edu.tw/resources/
許伊均(2011)。大專校院諮商師之工作適應與專業角色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
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雅惠(2004)。格式化諮商記錄 -SOAP 在諮商記錄之使用。諮商與輔導,225, 24-27。
許雅惠(2011)。大專校院輔導教師工作現況與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1),
51-57。
許雅惠、廖鳳池(2005)。不同階段個別諮商督導歷程中督導議題與督導策略之分析研究。輔導與諮
商學報, 27 (1), 65-82 。
許韶玲(2002 年 11 月)。受督導者知覺其對督導過程的影響之分析研究。「諮商與心理治療實
習和專業督導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許韶玲(2003)。從全國大學校院輔導中心名稱的調查研究中檢視輔導中心名稱的定位。輔導季
刊,39(1),1-11。
許鶯珠(2005)。變遷社會中的大學輔導諮商工作。諮商與輔導,237,2-7。
陳志賢、徐西森(2016)。落實《學生輔導法》之輔導評鑑指標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64,
21-35。
陳莉榛。(2008)。家長諮詢訓練方案之成效探討 - 以台北縣家庭教育中心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