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衛福季刊_No.23
P. 15
焦點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等 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
專法陸續施行,民眾善終權益因而獲得更多保 質 」、「 心 臟 衰 竭 」、「 慢 性 氣 道 阻 塞 , 他 處 未
障,賴允亮對此深表肯定。他認為,每個人因各 歸 類 者 」、「 肺 部 其 他 疾 病 」、「 慢 性 肝 病 及 肝
自境遇、家庭背景不同,對「善終」的定義也就 硬化」、「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及「慢性腎
有所差異,面對各自差異,安寧療護從業人員就 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等八類病患族群,讓
得花許多時間摸索、思考其中不同,《安寧緩和 有意願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服務的重症末期病人
醫 療 條 例 》、《 病 人 自 主 權 利 法 》正 式 實 施 後, 有機會接受健保安寧療護服務,這也讓國家安
安寧療護專業團隊「會比過去更有方向」,也較 寧療護進入新里程碑。
了解如何減輕患者痛苦。
方俊凱指出,安寧療護必須涵蓋全人、全隊、全
以《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為例,根據條文,民眾 程、全家與全社區等「五全照顧」,近年來,臺
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抉擇意願書」 灣安寧療護趨勢漸由住院走向居家療護,馬偕
(D NR, Do Not Resuscitate)等文件後,臨終時 醫療緩和團隊也開始將安寧療護服務延伸至長
便可選擇放棄急救而自然離開人世,「不會因侵 照體系,對於失能、年老衰弱等族群,居家安寧
犯性搶救而延長死亡過程,或導致痛苦延長」。 療護的意義更顯重大。
不過賴允亮也解釋,臨終放棄急救雖然只是安
寧緩和醫療的一環,但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這 所有醫療專科 都應融入安寧理念
是許多人努力20年的重要成果。
賴允亮則深深期盼未來所有醫療專科都能融入
安寧療護理念,讓病患都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
目前我國的安寧緩和醫療品質已受國際社會的
品質。民眾若想了解安寧療護相關訊息,除了衛
肯定,根據2 015年《經濟學人》雜誌(EIU)
生福利部網站,像安寧照顧基金會、蓮花基金
公布能夠代表安寧緩和醫療品質的死亡品質
會與康泰基金會等民間基金會網站也有詳細資
(quality of death)指數報告,在80個國家當中,
訊。同時,賴允亮也希望臺灣安寧療護品質可以
我國排名第六,為亞洲之冠。根據2 019年9月國
更為提升,當痛苦減輕,臨終病友也都可以找到
內最新統計數據,臺灣有6 1.4%的癌症病友在死
生命的真正價值。
亡前一年曾接受安寧療護服務,代表安寧療護
觀念已日漸普及。
特別誌謝
安寧療護納入健保 更多病友受惠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
主任暨精神部主任
亞太安寧醫學會(A PHN)理 事 方俊凱
不只如此,在衛生福利部的積極推廣下,2000年
馬偕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創科主任
安寧療護納入健保給付,安寧療護健保服務對
暨放射腫瘤科榮譽主治醫師 賴允亮
象也從原本的癌症病友、漸凍人擴增至「老年
www.mohw.gov.tw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