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中正區美食地圖
P. 174
ʮაૠಷ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張ശቡ
採訪於 民國 111 年 7 月 4 日
昔日臺北最繁華熱鬧的地段,如今成了寧靜的一隅。老牌公園號酸梅湯,佇立在二二八紀念公園對面,像棵沈穩的
大樹般,靜靜看著這地方的變遷,守著屬於老臺北的時空膠囊。
民國四十年代,因應政府整頓市容政策而撤離「新公園」(舊名),一家販售酸梅湯的小販於是和當時為屋主的歐
小姐父母開始合作經營酸梅湯。由於位在新公園口,最後取名為「公園號」。
一早,將精心挑選的煙燻烏梅、甘草、仙楂、桂花倒入大鍋裡,加入砂糖後長時間熬煮。別於濃縮汁沖泡的酸梅
湯,公園號使用傳統的中藥煮法。歐小姐說:「只有用古早味的方法,才能煮出古早味;大量的食材一起熬煮產生的特
別滋味,也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呈現出來。」
啜飲一口酸梅湯,先是烏梅的酸甜滋味。待飲下後,便能感受到酸梅湯悄悄留下的冰涼、回甘以及淡淡桂花香。
這迷人滋味,也吸引不少北一女中學生,在前往臺北車站的途中停下腳步,點上一杯酸梅湯,讓沁涼消除夏天的悶熱,
帶走一天的疲憊。
公園號以前販售酸梅湯,是用印著紅色招牌的玻璃杯盛裝。由於店面狹小,顧客便會拿著玻璃杯,到公園找張長
椅休憩,喝完便隨手將杯子放在椅腳邊。歐小姐回憶:「聽長輩說,有次生意好,賣到店裡沒有玻璃杯了,就推著推
車,進公園去回收玻璃杯子呢!」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坊間漸漸出現種類更新穎、更豐富的飲料,公園號酸梅湯也面臨客源縮減的窘境,甚至考
慮匆匆結束這三、四十年來的生意,將店面轉租。不過遲遲無法放下的,是對這店面、對於酸梅湯的情感。「畢竟這家
店是起家厝,」歐小姐說道,「有這個機緣能夠接下這個生意,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能夠繼續將這個事業延續下去。」
幸運地,約莫民國九十年代,臺北掀起一股復古風潮。各家媒體紛紛尋找藏匿在臺北各地的古早味。公園號酸梅
湯也現身在報章雜誌上。歐小姐提到,有些以前的老顧客再次光臨時,表示很驚訝公園號竟然過了好幾個十年,還在。
也因這股懷舊風潮,加上剛通過文資審議成為第五百號市定古蹟,公園號酸梅湯的招牌得以持續高高掛在店門口,守護
著每一位臺北人刻在心底的酸甜滋味。
離開店時,夜色降臨,老闆也準備打烊休息了。不過,當明天的太陽升起,公園號酸梅湯依舊會靜靜坐在衡陽路二
號,製作出一杯杯回憶中的老牌酸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