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桃園社居最有力_E-Book
P. 147
參與率上,我國於 2012 年突破 5 成之後逐年上升趨勢,2017 年為 50.9%。不過,
中高齡就業的情況遠不及鄰近的日本、韓國。性別統計圖像提到「2017 年我國
25-29 歲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89.7%,高於其他主要國家,後因婚育等因素影響,
隨年齡增加而急速下降,50-54 歲已降至 60.4%,低於各主要國家,55 歲以上
不及 5 成;觀察其他主要國家,日本、南韓在 30-39 歲遽降後逐漸回升,女性二
度就業現象明顯,我國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則下降後未再度回升。」超低的中高齡
女性勞動參與率,對於婦女處境有極大的影響,特別是高齡化、少子女化的趨勢
下,過早離開職場,影響女性勞保年金的年資與收入。不僅如此,兩性的薪資至
目前仍差距,2017 年相差了 14%。易言之,女人每年必須多工作 52 天才有辦法
獲得與男性獲取相同的薪資。因此,薪資不如男性的情況下,如仍有六成的女性
於 55 歲後不再續留職場,依目前女性的平均餘命 84 歲,後續仍有近 30 年的花 6.1 社區共好性別友善
費與晚年醫療與照護的支出,恐將使得女性必須依賴家人甚多,甚至落入貧窮。
而既然照顧老幼是台灣女性離開職場的原因,則如何支持女人繼續工作,或者順
利二度就業,即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接續此問題,關於家務分工,依調查已婚女
性做家事與照顧子女時間為 3.81 小時,相較於丈夫 1.13 小時,時間超過 3 倍以
上。依此家務分工的性別現況,恐怕也導致如家庭中有人失能需長時間照顧時,
女性更容易因而辭職成為無酬的家庭照顧者,而使自己陷入無償工作導致日後老
年貧窮。
其次,在健康等面向上,女性的平均餘命 84 歲、男性 77 歲,差距 6 歲。女
人雖然較為長壽,但不健康平均餘命也較長(女性 9.6 歲、男性 8.1 歲),失智
症的比例也較男性為高。如何健康老化,對於男女兩性同樣,但對於女人來說,
似乎更需要注意,畢竟在這個時代,長壽並未都是福氣,有時也是風險。所幸從
2019 年性別圖像也看到,60 歲之後男女兩性的規律運動習慣都已達六成,顯現
運動健身的觀念已經不分性別。不過,60 歲以下的女性,有運動習慣比例仍待
提升,調查上可見多數女性花時間在家庭照顧,比較少關注自己的健康。
除此之外,與社會參與有關者,依 2019 年性別圖像的分析,「社區營造在
2017 年導入促進都會退休人口參與、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與多元族群培力等
相關工作,參與社區總體營造達 85.6 萬人次,其中女性參與比率達 57.2%。」
上述數據可見,女性對於參與社區等公共事務有相當的量能與動力。參與的女性
人數多,是否複製一般的性別刻板印象,女人多是做事,發言權仍是以男性為
主?亦即,社區參與中,決策影響力的性別現況有待深究。
144
上述的數據顯現的是台灣社會的性別平等現況,整體有進步,但有些部分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