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0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表 1-4-1 斗六地震和梅山地震對全臺人及家屋造成的損失
人/屋 死者數 傷者數 合計(人) 家屋全倒 家屋破損 合計(間)
斗六地震 145 148 293 490 3060 3550
梅山地震 1249 2378 3627 6748 14182 20930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嘉義地方震災誌》,頁 25。
至於新港街,斗六震災造成本街有 19%的房屋全倒,總共 66%的房屋有災損;又因為地震
發生的時間在凌晨 4 時許,多數人還在睡夢中,來不及逃離,以致死傷極嚴重,死者 63 人、重
傷 28 人、輕傷 30 人。斗六震災後,新港居民重新建築家屋,正使街景逐步恢復中。没想到,
不到一年半,卻又發生梅山大地震。這次地震明顯較上次強烈許多,不過或許地震發生時間已
近上午 7 時,鄉民通常已起床;也或許上回地震讓居民的警覺心提高,梅山地震新港街的死者
51 人,反較斗六震災稍減;但傷者明顯增加,重傷 32 人、輕傷 74 人。房屋則破壞更嚴重。新
港街當時約 930 戶,房屋全倒 310 戶、半倒 144 戶、破損 87 戶,總計全街約三分之一的房屋全
218
倒,六成以上的房屋都有災損,全倒的房屋數,是斗六地震的 3 倍。(表 1-4-2) 奉天宮位於
房屋全倒區。(圖 1-4-5)
表 1-4-2 斗六地震和梅山地震對新港街人及家屋造成的損失
人/屋 死者 重傷 輕傷 合計 全倒 半倒 大損 合計
斗六地震 63 28 30 121 108 181 92 381
梅山地震 51 32 74 157 310 144 87 541
資料來源:鄭世楠等,《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頁 12;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嘉義地方震災誌》,頁 124-125
跨頁圖。
新港街的居民,尚未從 1 年 4 個月前斗六震災的傷痛中完全恢復,卻又遭逢更嚴重的梅山
震災,街外附近如月眉潭等地,到處因土壤液化而土砂噴出;新港街南端的石橋震毁,街內到
處斷垣殘壁,登雲書院倒塌,新港支廳僅剩樑架,由支廳前的大馬路往東看,房屋全倒。(圖
1-4-6)居民不免沮喪、不安,甚至有居民又萌生集體遷移的念頭。許多新港耆老,對當年震災
留下的一首諺謠,都能琅琅上口:「二月廿三大地動,攏總壓死數百人,大家相招要散港,宮
219
尾大人擋不通。」 「宮尾大人」是指當時擔任新港警察分署巡查的宮尾邦太郎,力勸大家不
要遷離。最後,多數的新港人決定留下來重建家園。
218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嘉義地方震災誌》(臺北市:編者自印,1907),頁 19。
219 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頁 32。梅山地震日期 3 月 17 日,農曆是 2 月 23 日,文中稱宮尾郡太
郎,應是宮尾邦太郎。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