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09
第四章 ◆ 日治時期奉天宮的發展(1895-1945)
第一篇․廟宇沿革與發展篇
第三節 重新出發與寺廟整理
一、重新出發
清末新港街原本繁昌程度雖已比不上北港,但不比朴子市差。至明治 34 年(1901)11 月行
政區域變更,改設 20 廳,嘉義廳下設樸仔腳、東石港、新港、打猫、中埔、後大埔等 6 支廳。
新港支廳的設立,更是帶動新港的繁榮。支廳選址時看中嘉慶 16 年(1811)立廟的肇慶堂所在,
236
故將肇慶堂拆除,改建新港支廳的廳舍及其宿舍,其建築在明治 37 年(1904)7 月落成。 奉
天宮第一任董事長林振邦陳述,拆除肇慶堂後,廟中兩尊土地公神像,分別被奉祀到奉天宮、
237
大興宮。 新港支廳的廳舍落成不久,該年年底即遭受震災,屋舍受損;在完全修築完畢前,
又有梅山烈震,廳舍破壞至已需要重建的程度,而宿舍部分除支廳長宿舍破損較小外,其他宿
舍都破損嚴重。
238
梅山烈震後,因震災家屋倒塌及人口損失之故,一時間市況冷落許多。另一打擊是該年年
底又廢除新港支廳。根據明治 39 年(1906)嘉義廳令 26 號,自該年 9 月 1 日起廢止新港支廳,
其轄區併入打猫支廳。 239 新港支廳廢除後,新港街市況更為蕭條。 240 支廳原址重建為新港派
出所(今新港分駐所)使用。
笨港因河口港的位置而崛起,也因笨港的淤積而没落,可知交通對市街的發展影響極大。
支廳廢除後,當時的新港街庄長林維朝,亟思恢復新港繁榮。因新港距離縱貫鐵路線上的打猫
(今民雄)近,且兩地人、貨交通頻仍,林維朝乃擘劃打北輕軌路線,鼓勵成立打北輕鐵線。
明治 40 年(1907)春,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的前一年,地方仕紳林慶生、江文蔚組織打北春龍
輕鐵會社,此公司在糖、米產期及媽祖聖誕期間,運輸繁忙,獲利頗豐。從明治 41 年(1908)
7 月至明治 42 年(1909)6 月,獲利 3,813 圓,明治 42 年(1909)7 月至明治 43 年(1910)6
241
月,獲利 7,780 圓。 因為獲利豐,所以擘劃此路線有功的林維朝,明治 43 年(1910)被選為
打北輕鐵春龍公司長。
242
打北輕鐵外,明治 44 年(1911)10 月北港—嘉義線的糖鐵也開始營運,新港街可經由糖鐵
236 〈雜報‧震災地狀況踏查(五)〉,《臺灣日日新報》,號 2371,1906 年 3 月 30 日,版 5。
237 顏新珠編著,《打開新港人的相簿》,頁 119。肇慶堂拆除後,原址建新港支廳,支廳在梅山烈震倒塌
且遭廢除後,重建為新港派出所。
238 〈雜報‧震災地狀況踏查(五)〉,《臺灣日日新報》,版 5。
239 「疫流行地解除第二十六號新港支廳廢止ノ件」(1906 年 08 月 30 日),〈明治三十九年永久保存第二
十九卷〉,《臺灣總督 府檔案》,國 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 00001183010 。檢自
http://ds3.th.gov.tw/ds3/app000/list_pic1.php?ID1=00001183010&t=S&v=0058#(Mar.29,2018)
240 〈嘉義通訊‧新港市況〉,《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號 3936,1911 年 5 月 9 日,版 3。
241 〈實業彙載‧打北輕鐵春龍公司〉,《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號 3959,1911 年 6 月 1 日,版 2。
242 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頁 34。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