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6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36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二)廟內祀神之由來及其聖像金身
新港奉天宮原無南北斗星君的信仰,民國 78 年(1989)凌霄寶殿完工落成後,廟方將凌霄
寶殿五樓規劃做為凌霄寶殿,才重新雕塑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南北斗星君神像。新港奉天宮
南北斗星君神像,皆為硬身泥塑坐姿神像,其中南斗星君,神像本體高 126.5、寬 63、深 59 公
分,頭戴帽冠,白髮、白眉、粉面、雙目緊閉,蓄鬍,鬚長過胸,面帶微笑,如慈祥老者一般,
身著太極道袍,右手持如意、左手自然下垂放於膝上,坐在岩椅之上;北斗星君,神像本體高
129、寬 65.5、深 56.5 公分,頭帶束冠,額頭內凹、橫眉、尖耳、雙眼圓睜,黑臉蓄鬍,鬚長
過胸,呈中壯年面貌,身著太極道袍,右手執拂塵、左手自然垂放於膝上,亦坐在岩椅之上。
圖 2-5-25 新港奉天宮凌霄寶殿內所奉祀南北斗星君神像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提供
三、張天師及其協侍
(一)神祇信仰源流
張道陵,一名張陵,相傳為張良八世孫。東漢漢光武帝建武 10 年(34)生。少年時就精通
《道德經》,曾經在太學學習。漢明帝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任巴郡江州(今重慶市)令。
後來隱居洛陽北邙山,學習長生術,朝廷征為博士官,但是其稱病不去。漢和帝時又征為太傅,
三詔不就。漢順帝時,其在鶴鳴山創建五斗米道,自稱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
「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並造道書 24 篇。漢桓帝時,在青城山逝世(約 172-178),相傳年 12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