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38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笨新南港(原麻園寮)新建之後,除了承繼原自笨港天后宮的「開臺媽祖」-「船仔媽」及其
他相關祀神之外,隨著時間的推展,新港奉天宮也陸續增祀了許多神明,由於每一尊神祇,不
僅是宗教的神聖象徵,在鼎盛香火的背後,更承載著各個時代信徒對生活的寄望與對超自然力
量的敬畏,而神像本身具有豐富的歷史及藝術價值,和信徒之間更有著深厚的感情連結,所以
是常民信仰的神聖象徵,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所有信徒共同的寶藏,值得我們進一步地認識。
本篇除了首章介紹新港奉天宮祀神的發展歷程之外,其後各章依據廟宇建築格局,逐一介紹新
港奉天宮各祭祀空間所奉祀神祇之信仰源流,包含成神背景、傳說與顯聖事蹟等,接著論述新
港奉天宮祀神聖像之由來,以及主要聖像造型、金身現況等,希望藉由歷史發展、工藝美學、
文化保存等觀點,探索新港奉天宮所奉祀神像的前世今生。
依據本篇之內容,第二章為新港奉天宮正殿神尊之介紹,介紹新港奉天宮供奉主神—媽祖,
包含開基媽(船仔媽、湄洲伍媽)、鎮殿媽、四街祖媽、聖二媽、聖三媽、五媽(太平媽)、六
媽(米舖媽)、「三郊媽祖」(糖郊媽、布郊媽、 郊媽)、泉州媽等,以及配祀之千里眼、順風
耳將軍、太子爺、宮娥等。
第三章為後殿所奉祀神祇之介紹,首先為後殿觀音殿部分,介紹觀世音菩薩及配祀善才良
女、韋陀伽藍護法、三官大帝及其協侍、十八羅漢、土地公及及其協侍、註生娘娘及其協侍、
報馬仔神像等;又在後殿左耳房的文昌殿君殿,包含主祀文昌帝君(梓潼帝君)、列奉五文昌帝
君(梓潼帝君、孚佑帝君、冉陽夫子、魁星夫子、倉頡先師)、配祀天聾地啞二侍童及其協侍文
官,另外尚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之神位」、「紫陽朱夫子香位牌」(朱熹)、「鄼侯蕭公香位牌」
(蕭何)和「陽侯曹公香位牌」(曹參)等四座牌位;又在後殿左耳房旁原有空間,近年被整理
成為新祀「媽祖船」之安座處,其上奉祀三位紙製神尊:中軍府、廠官爺、總趕公等;又在後
殿右耳房的關聖帝君殿,包含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將軍,以及馬使爺及赤兔馬;又
在後殿右耳房旁原有空間,近年被整理成新港奉天宮太子團諸神明,包含太子爺及濟公禪師等
神尊。
第四章為左右護龍奉祀神祇之介紹,首先為左護龍前房的城隍殿部分,介紹笨港城隍爺、
包公(閻羅天子)及配祀神明(如文武判官、范謝將軍、牛頭馬面及鬼卒部屬等);又在右護龍
前房的虎爺殿部分,介紹開基青目虎爺、鎮殿虎爺、大將軍與二將軍,以及其他虎爺分身;又
在右護龍後房的長生祿位殿,介紹所奉祀之七座長生祿位。
第五章為新凌霄寶殿奉祀神祇之介紹,在三樓中間祭祀空間的大雄寶殿,包含:三寶佛、
三大士、地藏王菩薩、神農大帝、孫臏等諸神;在三樓左側祭祀空間的西秦王爺殿,包含:西
秦王爺、玄天上帝、開漳聖王、田都元帥等諸神;在三樓右側祭祀空間的聖父母殿,供奉媽祖
之父母-積慶公和夫人;在三樓三樓右廂房的元辰殿,包含:斗姥元君、左輔洞明星君、右弼
隱光星君、六十太歲星君等;在五樓的凌霄寶殿,包含:玉皇大帝、南北斗星君、張天師及其
協侍等諸神。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