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37

第五章 ◆ 凌霄寶殿奉祀神祇
                                                                                          第二篇․諸神信仰篇


               歲,道教稱祂為「祖天師」。另外據傳《老子想爾注》即張道陵所作。其弟子有 300 多人,並設
               立二十四治,為後來五斗米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從張道陵這一脈傳承下來的天師道,正是以

               符籙見長,故世稱符籙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極虛道的別稱,同時也含正宗、正統、
               規整的意思。臺灣道士舉行齋醮科儀,必定會在內外壇場安設師壇,奉請祖天師張道陵駐駕,
               與供奉玄天上帝的聖壇相對應,成為朝科啟謝師聖之所。

























                                                                 圖 2-5-26  新港奉天宮凌霄寶殿內所奉
                                                                              祀張天師神像
                                                                  資料來源:吳建昇攝,2018 年 6 月 15 日







               (二)廟內祀神之由來及其聖像金身



                  新港奉天宮原無張天師信仰,民國 104 年(2015)新港奉天宮古蹟整修工程告一段落後,
               廟方舉行百年建醮(「新港奉天宮乙未年啟建金籙慶成祈安護國七朝清醮」)因應建醮科儀,新
               雕塑了張天師、劍童、印童及黑虎將軍等諸神像金身,之後將張天師等神像迎請至凌霄寶殿五

               樓玉皇大帝神位之前。新港奉天宮張天師、劍童、印童及黑虎將軍神像,由神像雕刻名師林玉
               海師傅所雕塑,其神像雕刻相當精細傳神。其中新港奉天宮張天師神像,這是一尊硬身木雕坐

               姿神像,神像本體面容眉崢鬚橫、雙目炯炯有神,其姿態為雙手持笏板,神像本尊坐於扶手圈
               椅上,圈椅下為方形底座、方形腳踏,與神像合一。

               結語




                    綜上所述,本篇主要在於介紹新港奉天宮各殿所供奉之神祇。新港奉天宮自清嘉慶年間在




                                                                                                        235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