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243
第一章 ◆ 新港奉天宮管理組織之演變
第三篇․廟宇組織篇
應設置之,任期多與祭典日期連動。顧廟也是由信徒選任之,也有由管理人或爐主決定。
清代嘉慶 4 年(1799),笨港天后宮主持景端法師將「船仔媽」等神像及文物隨移民遷徙到
蔴圓寮,暫時安置在土地公廟「肇慶堂」(今新港警察分駐所)。景端法師本走倡建新廟,由王
7
得祿捐俸及 18 庄董事紳商奉獻,於嘉慶 16(1811)年新廟落成。 將上述論述結合考察的話,
景端法師應該非是僅能奉祀神佛的無學識僧侶,而是有學識、手腕、熱誠之人。其後的三位法
師亦是深負學養,對於新港奉天宮多有貢獻。
第二節 管理人時期
8
此後新港奉天宮改採管理人制,由十八庄信徒推選。 關於管理人的選任、任期、任務等,
在第一節中已有論述,簡單敘述就是管理人在清代稱為董事,負責掌管財務、監督顧廟、住職
等,由信徒中選之,多由該地富有名望、財力之人擔任之,無固定任期。目前有記載的有林溪
和與何萬傳兩位。查看相良吉哉編《台南州祠廟名鑑》的「新港奉天宮」條記載:
新港奉天宮
所在 新巷庄新巷
教別 儒教
祭神 媽祖、太監、千里眼、虎爺、太子爺、觀音、善才、良女、神農聖帝、 三
官大帝、三寶佛、加葉仙、釋迦牟尼佛、彌勒、光仙、韋馱天尊、十八羅漢、
註生娘娘
創立 不詳
信徒 四十五萬人
例祭 舊曆三月廿三日、九月九日
管理人 新巷 林溪和
財產 祠廟敷地○甲一八○○、田○甲二八二○
沿革 嘉慶十五年當時街民從舊南港(元笨港)移往現地之時,奉祀於舊南港(元笨
港)的三尊媽祖神像中的其中一尊,移往現地並建廟奉祀。但於明治三十七年
到三十九年間,兩度的大地震使得廟宇損壞。從一般信徒募集金二百圓,於明
治四十三年九月開始改建,發起者林添有、林關基、何銘錐、林維朝、洪炳、
陳壁如、林溪如等。
9
7 林德政主修,李安邦、鄭朗雲協修,《新港奉天宮志》卷三〈組織與人事篇〉,頁 116。
8 林德政主修,李安邦、鄭朗雲協修,《新港奉天宮志》卷三〈組織與人事篇〉,頁 86。
9 相良吉哉編,《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北:大通書局,2002),頁 173。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