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37
高 級 中 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表 7-5 轉銜輔導前後階段相關人員具體任務表
人 員 具 體 任 務 第七章
1.加強宣導:充分說明轉銜對學生的幫助,促進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共同合作。
在教育情境轉換前,透過教育及輔導的方式,協助受輔學生做好到新環境
轉銜輔導及服務
的準備。
2.轉銜評估:每年 4-6月,以曾接受介入性或處遇性輔導的高關懷學生為對象,
透過學校校內輔導專業評估機制(可參考教育部轉銜學生初評參考指標),
於學生即將畢業/離校前 1個月召開評估會議,決定轉銜學生名單。
原就讀學校 3.通報:將轉銜學生名單及學生所需輔導需求通報至「教育部學生轉銜輔導
(轉出端) 及服務通報系統」平臺。
輔導人員 4.追蹤輔導:確認學生順利轉換環境,如未完成報到,原就讀學校應持續追
蹤輔導 6個月。
5.保持聯絡:成為與現就讀學校聯絡的橋樑。
6.出席會議:相關輔導人員出席現就讀學校召開之個案會議或轉銜會議。
7.輔導資料轉銜:在收到現就讀學校函索學生輔導資料通知之次日起 15日內,
須以密件方式將轉銜學生之必要輔導資料及個案輔導資料轉銜表函送至現
就讀學校。
1. 查詢:於新生報到 1個月內上「教育部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通報系統」平
臺查詢入學學生是否為轉銜學生。上學期查詢時間為每年 10月 31日前,
下學期查詢時間為每年 3月 31日前。
2. 輔導機制:學校接收轉銜學生名單後即應啟動校內關懷輔導機制。
3. 保持聯繫:成為與原就讀學校聯絡的橋樑。
現就讀學校 4. 評估:是否召開轉銜會議或需要索取原就讀學校的輔導資料進行轉銜輔導。
(轉入端) 5. 取得同意書:須索取涉及個人隱私之學生輔導相關資料時,應取得學生本
輔導人員
人或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書。
6. 輔導資料轉銜:向原就讀學校索取學生輔導資料,應以密件公文併附學生
本人或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書方式進行通知。
7. 非轉銜學生:經新就讀學校評估需接續輔導,亦循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
法中非轉銜學生之轉銜服務流程辦理。
輔導之窗
高中端如何持續追蹤轉銜學生 6個月,以下兩種處理方式供參考:
一、當轉銜學生名單在通報系統中被大學端接收,系統會自動發信件通知原就讀學
校,這樣就算完成追蹤。
二、倘若轉銜學生並未被大學端接收或未升學者,則高中端除了需要主動打電話追
蹤、瞭解學生的去處外,也須在通報系統中修正學生的動向,待 6個月後,通
報系統會由所屬主管機關接收,列冊管理,高中端便完成追蹤。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