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41

高 級 中 等     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










                                        第八章  輔導人員專業增能

                                                                                                                     第八章


                        小君是一位有 27 年工作經驗的高中輔導教師,她覺得現在的學生輔導工作和過
                                                                                                                     輔導人員專業增能
                   去有很大的不同,不僅社會環境改變、家庭結構變化、學生的特質都很不一樣,輔導

                   處(室)較常處理的學生議題也漸趨多元及複雜,輔導工作受重視程度大增。小君有
                   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她在團體督導時和其他輔導教師討論到工作困境,獲得許多回

                   應和討論,大家腦力激盪出一些專業增能的方法和處理學生議題的多元策略。



                    學校輔導人員是串起學校三級輔導工作的重要角色,在發展性輔導中,輔導人員提供全

               校層級和班級層級輔導工作的支援和諮詢服務;在介入性輔導中,與個別、團體和生態系統

               工作,並運用評估方法來提升輔導成效;在處遇性輔導工作中,則需負責運用與整合資源、
               個案管理和追蹤輔導等。這些工作既需專注與專研,也需廣泛連結,更需要多元的智慧與能

               力,對於初踏入校園的新進輔導人員而言是個大挑戰,對資深者而言也非易事。因此,有效

               能的學校輔導工作必須以輔導處(室)為一個團隊,佐以督導和培力增能的持續進修方案,

               才能相互得力,傳承專業智慧與提升輔導服務品質。

                    本章所介紹的輔導工作人員專業增能,目的在建構完整又有彈性的輔導人員培力機制,以

               延續輔導熱忱並強化其輔導專業。因此,本章除介紹學校和教育系統所給予之專業增能和專業
               督導的協助機會外,亦針對輔導人員自身所需努力的部分進行討論,期使輔導人員能夠發揮良

               好功能。良善的三級輔導體系建構不易,須不斷提升輔導知能,方能維護專業的持續成長。



                                                第一節  專業增能


                    《教師法》第 32條規定教師除應遵守法令履行聘約外,並負有從事與教學有關之研究、

               進修義務。另依據《學生輔導法》第 14條對於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的專業增能課題,已明確

               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妥善規畫專業培訓管道,並加強推動教師與專輔人員之輔導知能職

               前教育及在職進修。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

               及初聘專輔人員至少 40小時之職前基礎培訓課程。」又提到「學校應定期辦理校長、教師及
               專輔人員輔導知能研習,並納入年度輔導工作計畫實施。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教師,每年應

               接受輔導知能在職進修課程至少 3小時;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專輔人員,每年應接

               受在職進修課程至少 18小時;聘用機關或學校應核給公(差)假。」由此可見專業增能的重
               要性。


                                                                                                                228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