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心輔手冊-高中版
P. 242

學校輔導工作是高度專業和充滿挑戰的助人工作。因此,輔導人員必須透過不斷學習、

               反思及增進專業的新知與技術,強化自己的專業職能,才能勝任各項學校輔導工作的挑戰。

               除了國教署及各縣市辦理之輔導知能研習,國內亦有許多專業團體辦理各式諮商輔導課程或
               督導專業培訓等,建議輔導人員可依個人興趣、專業發展程度及生涯規劃積極參加。


                    本節將輔導人員的專業增能分為訓練方式、職前培訓和在職進修等三個部分進行討論。




                                            訓練方式



                                                                     專業
                                            職前培訓
                                                                     增能



                                            在職進修



                                               圖 8-1  專業增能脈絡示意圖




                壹  訓練方式



                    學校輔導工作有其專業性與場域的特殊性,加上社會環境變遷,其重要性與需求性日益

               增加,因此,專業訓練對輔導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新進人員需要接受專業訓練,資
               深的輔導人員,也須透過不斷的在職訓練與督導,以精進其輔導效能。


                    雖然本手冊第九章第一節所介紹之「戴明循環(Deming Cycle)理論」是一個方案評鑑的

               模式,不過運用其為基礎來訂定完整的輔導人員訓練模式亦有提綱之效。以下將運用「戴明
               循環理論」來說明如何規劃輔導人員訓練:


               一、計畫:可因應各校不同的需求訂定訓練計畫,輔導主任為訂定計畫之重要推手。

               (一)進行需求評估:輔導主任可依照處室之發展方針以及處室內同仁的需求,訂定長程、

                      中程、短程的訓練計畫,亦可依照專業能力與實務上之需要,納入到訓練計畫內容中。

               (二)設定訓練目標:若處室同仁對某類學生輔導議題有興趣,主任可依時間、進行方式、

                      課程內容等進行規劃,邀請專業講師進行課程,以落實專業知能。另一方面,規劃時

                      也可一併考量並因應新手與熟手的需求。




     229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