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衛福季刊_No.20
P. 14

鬱症與產後憂鬱症病程常是連貫,國際醫界稱                               患者自傷或有傷嬰念頭,嚴重到需要送急診或
            為『周產期憂鬱症』。」另一方面,隨著更多臨                              住院。
            床證據出現,產後憂鬱症的定義也在改變,過去
            認為產後憂鬱症是指產後兩個月內(6週)出 現                             蕭美君指出,國外常設有婦女身心病房,由婦產

            憂鬱症狀,但很多患者是在生產後3、4個月憂鬱                             科、精神身心科共同提供溫馨照顧,專門幫助孕
            症才發作,最新定義是只要產後一年內出現症                               產婦面對相關身心問題,臺灣很多嚴重患者不
            狀,都稱為「周產期憂鬱症」。                                     願意進入精神科綜合急性病房,不少人選擇自
                                                               動出院,蕭醫師也曾遭遇患者遊走各處看診,住
            嚴重憂鬱症 影響認知                                         院三天後無法接受精神科病房環境,出院後跳

                                                               樓自殺的憾事。
            周產期憂鬱症或孕產婦憂鬱症和一般憂鬱症不
            太一樣,病程隨時都可能變化,且變化幅度很                               「媽媽好,小孩才會好!」在蕭美君門診,就有
            大,可能前一天好好的,隔天又情緒低落,或易                              不少周產期憂鬱症媽媽生產後發現,小孩特別
            怒到極點;值得關注的是,孕產婦憂鬱症甚至可                              難帶,也常有憂鬱、焦慮情緒。過去也有研究認
            能影響認知功能。
                                                               為,媽媽孕產期憂鬱症若未治療完成,小孩未來
                                                               較容易面臨精神科疾病、情緒問題或母子關係
            「因為產後憂鬱症會影響認知功能,有的患者並
                                                               不佳等挑戰。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蕭美君在國外進修時,
            曾看到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媽,竟將寶寶拿到                               充足睡眠 有助穩定身心狀況
            瓦斯爐上煮,孩子的外婆看到嚇一跳,及時搶
            救小孩,才沒釀成悲劇。這位媽媽對自己所做的                              對於周產期憂鬱症患者,睡眠非常重要,據蕭美
            事,隔天完全沒有記憶,後來才慢慢想起。也有                              君臨床觀察,產婦產後3天拚命大睡,產後憂鬱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有產後憂鬱?                             孕產婦心理衛生資源

                產後媽媽可以利用下面兩個問題,進行簡易評估。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0 800788995 (請幫幫 救救我)
                1. 過去 一 個 月,是 否 常 被 情 緒 低 落、                   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
                  憂鬱或感覺未來沒有希望所困擾?                             ˙孕產婦關懷專線08 00-870870
                2. 過去 一 個 月,是 否 常 對 事 物 失 去 興 趣               ˙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或做事沒有愉悅感?
                                                               提供心理衛生宣導、教育訓練、
                                                               諮詢、轉介、轉銜服務、
                如果上述兩個問題的確發生在您的身上,強烈建議
                您,告訴您的配偶或尋求親友協助,或透過心理衛生                        資 源 網絡 聯 結、自殺防 治、
                機構協談及轉介。如果常常會出現想要傷害自己的念                        物質濫用防治及
                頭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以避免傷害發生。                          其他心理衛生等事項。










       1    2019. 03  /  第 20期
       12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