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114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神明會               24             6                18                 25
                   北港郡             寺廟               56            51                 5                 91
                                   齋堂                1             --                1                 --
                                  神明會                7             7                 --              100
               資料來源:整理自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頁 91。

                    先述嘉義市的寺廟整理。嘉義市由昭和 11 年(1936)末開始寺廟整理,昭和 14 年(1939)
                                                                                       269
               8 月,組成財團法人嘉義市濟美委員會,處理嘉義市 70 餘間寺廟整理的問題。   昭和15 年(1940)
               3 月,因寺廟整理而產生的二十餘萬圓財產,為管理這些財產還組成經美會,制定各種社會事
                          270
               業的計畫。   完成寺廟整理後,決定處理方法是將老舊的神像燒掉,本來還打算把新的神像放
                                   271
               在博物館收藏保存。   至同年 11 月底,由經多方討論、整理,終於決定嘉義市 70 餘廟全部整
               理成 2 間廟,即神的城隍廟,和佛的地藏王廟,城隍廟改稱嘉義廟,地藏王廟改稱嘉義佛堂。
               在 10 月 14-16 日三天盛大舉行 70 餘間廟的合祀祭典,然後於市內遶境後,分別將神像合祀在

               這兩廟內。   至昭和 17 年(1942)10 月末,嘉義市寺廟(不含齋堂、神明會)整理率高達 92%。
                          272
                    至於北港郡,報載昭和 15 年(1940)9 月 25 日,北港郡在北港街會議室召集街上的寺廟
               及宗教團體、部落振興會等集會,會中根據北港街寺廟整理委員會的實施計畫,達成協議,結

                                                  273
               論是北港朝天宮存置,其他整理掉。   不過,若根據宮本延人資料,北港郡原本寺廟 56 間,
               被整理的寺廟達 51 間,昭和 17 年(1942)10 月尚餘 5 間廟和 1 齋堂。若根據蔡錦堂取得的資
               料「日治末期臺南州宗教檔案」北港郡原有寺廟 59 間,整理掉 57 間,至昭和 17 年(1942)8

                               274
               月尚餘 2 間廟。   不管何者正確,總之至昭和 17 年(1942)10 月末,北港郡的寺廟(不含齋
               堂、神明會)整理高達 91%,但朝天宮確實保留下來。

                    嘉義郡寺廟整理(含寺廟、齋堂、神明會)率僅 14%,和相鄰的嘉義市、北港郡相較,執
               行率特別低,原因不明。寺廟整理運動,在昭和 13-15 年(1938-1940)如火如荼展開時,因怕

               招致反彈,總督府在昭和 14 年(1939)1 月 31 日,要求以文教局長官名義,宣告關於宗教行
               政,特別要慎重其事,注重民意,不能帶給島民信仰生活的不安。特別強調並不是要廢除所有
                                                                                                    275
               的寺廟,只是要去除邪教淫祠,以及免除同一市街庄寺廟過多,造成經濟負擔過大的問題。   所
               以蔡錦堂認為總督府對各地的寺廟整理,以「尊重民意、不要太過勉強」為指導方針,因為態
               度瞹眛,所以各州廳郡市執行率不一。
                                                     276

               269   〈嘉義市濟美會委員會〉,《臺灣日日新報》,號 14171,1939 年 8 月 28 日,版 5;宮本延人調查寺廟
                   齋堂為 67 間。
               270   〈寺廟整理で廿餘萬圓〉,《臺灣日日新報》,號 14369,1940 年 3 月 15 日,版 5。
               271   〈去就に迷った神佛像博物館に保存〉,《臺灣日日新報》,號 14495,1940 年 7 月 20 日,版 5。
               272  〈嘉義市內七十餘箇所の寺廟整理全く成る〉,《臺灣日日新報》,號 14604,1940 年 11 月 7 日,版 6。
               273   〈朝天宮存置〉,《臺灣日日新報》,號 14565,1940 年 9 月 28 日,版 5。
               274   蔡錦堂,〈再論日本治臺末期神社與宗教結社諸問題—以寺廟整理之後的臺南州為例〉《師大臺灣史
                  學報》,4 期,2011 年 9 月,頁 75。
               275  〈寺廟整理は無理のないやう特に民意を尊重〉,《臺灣日日新報》,號 13964,1939 年 2 月 1 日,版 7。
               276   蔡錦堂,〈再論日本治臺末期神社與宗教結社諸問題—以寺廟整理之後的臺南州為例〉,頁 71。



             112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