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6 - 新港奉天宮志(上)
P. 456

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上
               The Temple History Renewal Fengtiangong, Xingang


                                              82
               白戒師在台南地區傳承其武術。   白鶴拳可說是唯一純種福建拳術,功理技法有別於其他外地
               拳術,有其獨特性,流傳甚廣,尤其在臺灣地區幾乎無所不在,因此可以斷言臺灣的閩南拳術
                                                                    83
               無論哪一門、哪一派均多多少少受到白鶴拳術的影響。   蘇金淼先生亦隨蘇磨師習白鶴拳,只
               可惜順武堂的拳套太多又疏於習練已忘得一乾二淨,但因為承襲此拳法,故拜白鶴仙師為順武
                                            84
               堂祖師爺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三、越國太祖



                     越國太祖即宋太祖趙匡胤,據傳太祖拳即為宋太祖所創,在臺灣地區太祖拳流傳最廣,習

               練的人也最多,尤其有一個普遍現象,只要是打硬拳。「順武堂」的祖師牌位將宋太祖稱呼為越
               國太祖,蘇金淼先生曾詢問蘇磨師傅,謂稱趙匡胤未入行伍前曾挾武藝雲遊於古越之地(今之
               浙江一帶),亦將其所創之太祖拳傳習於當地,故稱之為越國太祖。
                                                                                85

               四、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先天真仙或上古女神且為正義之神,授黃帝兵符印劍,協
               助黃帝制服蚩尤平定四方。《水滸傳》第 41 回亦寫道:宋江被官兵追趕,躲於九天玄女廟而獲
               救,並從玄女處接受三卷兵書,因為她精通兵法戰略。臺灣武館又多練習宋江陣或稱武陣、戰

               陣。此陣法的演練,據蘇金淼先生研究所得與古代練兵、訓練軍隊有直接關係,軍隊戰爭講究
               的就是兵法戰略,可能是因為這樣而拜九天玄女為祖師。
                                                                      86



















               82   張銀行著,〈認同視角下的臺灣地區「北派武術」發展研究(1949-1987)〉,頁 26-32。
               83   傳說當初方七娘自創白鶴拳,與曾四婚後回永春居住,在當地授徒多人。後來有不少弟子參加鄭成功
                  和施琅的軍隊赴臺。1680 年,施琅為了攻打臺灣需要,在永春廣招兵丁入伍,重新組建福建藤牌兵。
                  永春白鶴拳師蘇欽子、鄭樵陵、林全、林賢等人應徵入伍,因四人武功了得且英勇善戰,很快被提升
                  為千總。伴隨著他們的軍旅生涯,永春白鶴拳也隨之傳播到臺灣各地。參見周傳志、喻丙梅著,〈閩臺
                  「武陣」的傳承與創新〉,頁 72-76。
               84   蘇金淼著,《心之所向、道之所至——臺灣順武堂武術傳習錄》,頁 94-95。
               85   蘇金淼著,《心之所向、道之所至——臺灣順武堂武術傳習錄》,頁 95。
               86   蘇金淼著,《心之所向、道之所至——臺灣順武堂武術傳習錄》,頁 95。



             454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