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6 - 心輔手冊_國小版
P. 356

不會被嚇到,你可以慢慢說;而你也不用擔心自己被嚇到,我會在這裡陪著你。」


                      輔導教師:老師想要了解你這一陣子睡得好嗎?

                      小白:睡不好。

                      輔導教師:我可以知道你平常什麼時候上床睡覺嗎?上床後幾點才睡著?(評估受輔學

                      生所謂睡不好的狀況)⋯⋯。


                      (教師一項一項依壓力反應內容對受輔學生進行關心及評估,並說明這些壓力反應的正
                      常化,以及每次諮商輔導時都進行壓力反應評估,以判斷學生的壓力是減緩或者持續升

                      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會談中會引發小白過去的創傷經驗或身心反應,也可能帶出個人過去
                      的議題,則輔導教師宜提供持續會談,必要時轉介輔諮中心或醫療機構進一步提供服務。


               (三)對旁觀及漠視學生的個別輔導

                      對旁觀學生而言,有些學生是認同霸凌行為人的看法、覺得被霸凌的人是咎由自取;或

                      者有些旁觀者是因害怕而不敢挺身而出,擔心自己一旦挺身而出,自己也將變成被霸凌

                      的對象。於是有人選擇成為認同霸凌行為人的旁觀者,也有人選擇成為事不關己的漠視

                      者,這樣的情形對於校園霸凌事件都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因此,對旁觀者的介入重點和
                      作法如下:


                      1.  將問題行為與人分開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將問題行為與人分開來看,或許被霸凌人的行為不被同儕認同,或

                        者特質不被欣賞,但不代表他可以欺負或者看不起這個人。不管被霸凌人的行為和特
                        質如何,都有權得到基本的尊重和公平的對待。


                      2.  激發學生的道德及正義感

                        激發學生的道德及正義感,並且看到個人的力量雖然小,但只要為被欺負的同學多做

                        一點點,那麼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3.  採取具體行動

                        引導旁觀者學習在自身安全的狀況下,如何有智慧地協助被霸凌人離開現場。











     343                                                                                                                                                                                                                                344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