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心輔手冊-國中版
P. 306

參考文獻




               王麗斐、杜淑芬(2009 )。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41 ,295-320 。


               王麗斐、杜淑芬(2017 )。諮商心理師與國小學校輔導行政人員跨專業合作面臨的諮商倫理
                    議題與因應策略—以臺北市駐區心理師方案為例。臺灣諮商心理學報,4 (1 ), 63-86 。


               杜淑芬(主編)(2011 )。因應霸凌行為輔導手冊。桃園縣:桃園縣諮商心理師公會。


               林家興(2002 )。中學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工作內容的時間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3
                    (2),23-39 。


               洪莉竹(2013 )。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暨案例分析。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陳秉華(主編)(2017 )。多元文化諮商在臺灣。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2016 )。國民中學推動生涯發展教育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國教署(2018 )。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聘專輔人員職前培訓 40 小時共同課程。
                    臺教國署學字第 1070004820A 號函(107 年 1 月 11 日)。


               國教署(2018 )。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專輔人員在職進修之 18 小時課程。臺教國署
                    學字第 1070004820A 號函(107 年 1 月 11 日)。


               賀孝銘(2007 )。中輟個案管理制度的建制─發展資源整合的系統。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
                    資源研究發展中心電子報,13 。取自 http://dropout.heart.net.tw/ newspaper_dropout/
                    index.php?action=view_content&paper_no=40 。


               黃龍杰(2010 )。災難後安心服務(圖解版)。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鄔佩麗(2008 )。危機處理與創傷治療。臺北市:學富文化。


               羅逸婷(2014 )。國中輔導教師處理通報事件中透露晤談訊息的兩難與因應方式(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Curwin, R. L., & Mendler, A. N. (1988). Discipline with dignity.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nn, R. L. (2004). The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of effective school counselor
               supervis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297                                                                                                                                                                                                                               298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